近期,第七届“格隆汇·全球投资嘉年华·2023”于线上盛大开幕。其中格隆汇“金格奖”——大中华区卓越上市公司评选中,腾盛博药-B(02137.HK)凭借在抗击疫情中的优异表现,荣获“年度中小市值社会责任奖”奖项。
在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影响下,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蔓延。为保障人民健康,腾盛博药与时间赛跑,仅用27个月的时间,就将长效新冠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从最初的开发推进到获得国家药监局的首个上市批准,并于今年七月成功商业化上市。同时还于今年3月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腾盛博药在推动核心药物商业化进程途中,为社会抗击新冠疫情提供了有力的科研支撑,肩负起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对减轻公共卫生和疾病负担的责任,坚实地履行公司的使命与发展愿景。
图表一:2022年度大中华地区年度中小市值社会责任奖榜单
数据来源:格隆汇
随着国家联防联控机制“二十条”和“新十条”发布,新冠防控优化正式进入新阶段。在当下的新冠防治格局中,除了疫苗和检测,有效药物的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特别是针对老龄和有基础性疾病的高风险人群,中和抗体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能为其提供免疫保护,是对抗新冠疫情的有力武器之一。
在20日联防联控机制的新闻发布会中指出,“虽然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和过去既往流行的其他变异株相比,致病性有所减弱。但是感染上奥密克戎变异株之后,其实还存在着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这种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在各个年龄段都会有所体现,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比例也会更高。”即使毒株致病性减弱,但是结合当前开放的状态,感染人群急速扩大,在庞大患者基数下转化为重症患者的人数依然是远高于前期。
防治政策的优化,离不开全面防治方案的支撑。中和抗体可弥补疫苗、小分子药物在免疫脆弱人群中使用时所面对的不足。对于免疫脆弱人群来说,他们有的可能并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有的即使接种了疫苗,也因自身的免疫反应较弱而无法产生足够的抗体,疫苗也就无法起到预防的效果。在前期各省市疫情频发时,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也得到了一线用药的医生患者的认可。
除了新冠中和抗体,腾盛博药目前更专注于推动其核心管线发展。在布局传染性疾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这两大疾病领域中,公司核心管线包含乙肝功能性治愈,以及产后抑郁症这两大方向。
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的慢性乙肝的患者大约有8,700多万,其中部分患者会发展为肝功能损伤,后续对个人及社会负担都会比较重。由于乙肝暂无办法完全治愈,治疗方向主要是追求功能性治愈,因此各大医药公司药物开发方向也转为追求功能性治愈,即表面抗原低于检测下限。
腾盛博药当前的乙肝功能性治愈管线主要包含三个项目,当前均处于国内相对领先的状态。腾盛博药的开发策略为和其合作伙伴广泛尝试药物组合,测试不同药物组合能否降低病毒对免疫系统的侵蚀,清除乙肝表面抗原,以及后续有无能力协助患者重建免疫体系让免疫系统自主清除乙肝表面抗原。在确认药物组合的有效性、安全性后,腾盛博药与其合作伙伴将会挑选其中最有利的组合加速推进至关键临床试验及商业化进程,争取早于同业实现产品上市惠及更多患者。
腾盛博药的另一个核心管线是目前由美国团队牵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产后抑郁症管线。目前美国市场该适应症仅有一款获批产品,而该获批产品的用药方式为60小时的静脉输注,漫长的用药过程会极大程度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婴儿的抚育。腾盛博药当前在开发的产品BRII-296较存量产品的核心区别主要在用药方式,它使长达60小时的静脉注射有可能转变为一次性的肌肉注射,将会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用药便利程度。
图表二:公司产品管线概览图
数据来源:公司公众号,格隆汇
传染病是人类健康重大威胁之一,全球因传染病防治而带来的医疗系统支出负担愈发沉重。相较于其他针对肿瘤等热门赛道做创新研发的药企,腾盛博药选择了失败率高但是临床需求大的传染病和神经系统疾病领域,这是一条更为艰辛的道路。
作为拥有国产首个获批上市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的生物技术公司,腾盛博药一直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新冠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从长远来看,腾盛博药的战略发展并不止于此。公司将发展视野放到以庞大的乙肝患者群体为代表的传染性疾病,以及以产后抑郁症为代表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在已经手握商业化产品的同时,后续在研产品也在持续发力,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