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母爱的珍贵在于她永远不会嫌弃子女“没用”

[2017-01-13 14:15:00] 来源:她理财网 编辑:玉色蝴蝶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中国有句古话:子不嫌母丑。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诋毁你的母亲,唯独子女是不可以诋毁自己的母亲,要知道,你的生命是源自于自己的母亲,你在诋毁自己母亲的时候,无异于是扇自己的耳光。

      中国有句古话:子不嫌母丑。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诋毁你的母亲,唯独子女是不可以诋毁自己的母亲,要知道,你的生命是源自于自己的母亲,你在诋毁自己母亲的时候,无异于是扇自己的耳光。


       曾经,我看过一个视频,大意就是一个乡下的女人,千里迢迢从一个山沟沟跑到大城市里探望女儿,女儿见到母亲,并没有一丝喜悦,反而有一种竭嘶底里的愤怒,不停地指责母亲在没有经过自己的允许下,就私自跑到大城市里看她。话里话外,无非就是说自己不想有个乡下的母亲,不想被自己的男票知道自己有个这样“没用”的母亲,更不想让人知道她出生卑微......旁观的路人把这一幕拍下来,放到网上去,我不知道认识这个女生的人会怎么看待她,总之,我觉得这个女生糟透了,出生背景差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污点,但是一个人如此“忘恩负义”,就是天大的污点,就算她美貌倾城,也遮掩不了她灵魂的丑陋和肮脏。


      为什么要嫌弃自己的母亲?每个人都有各种理由,比如她没有文化,思想保守,比如她情商低,容易得罪人,比如她做事冲动,完全没有考虑他人感受......一个人要是想嫌弃另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找到千万个借口的;但是,一个人若是真的爱另一个人的时候,你也会替她找到千万个理由。


        1.我母亲没有文化,但是她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


         如果以文化修养来说,我的母亲真的算“没用”这一个层面的,她不懂得写字,也看不懂报纸,就连普通话都说的不标准,只会说方言。她一直说,她学不来这些东西,其实是因为她小时候发过高烧,当时延误了救治,虽然没有留下明显的后遗症,但是读书这方面就一直显得很笨拙。我外公曾经让她去读书,但是她读不进去,最后半途而废,跟着外婆打理家务。


         即使是这样,我依然很佩服她,家里的大小事务,都是她一手打理的,照顾我们姐弟,她也是尽心尽力,不比其他母亲差。


         在我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她总是无条件支持我,告诉我:你想做就去做,妈妈是不会读书,做不来那些事情,你会读书,你肯定会做的。


         2.她是家里最勤劳的一个人!


          在我的印象里,她一直是家里最勤劳的一个人,早上五六点起床,晚上也是等我入睡了,她才入睡。要是遇到我生病的时候,她会彻夜不眠地守着我,生怕我有什么闪失。第二天,我要是病好了,她就继续做事,从来不肯耽误。


         3.母亲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温暖。


         身在海外,每次别人问我:你想家吗?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母亲,我也问过几个朋友,他们都说有类似的体会。换句话说,大部分人想家的时候,第一个闪过的人必定是自己的母亲。


          就像有个段子这样说的:母亲在家的时候,你问的问题从来不会重复,比如说:妈,我的袜子哪里去了?或者是:妈,我不想吃面条,你能不能煮点别的?再或者是:妈,我的衣服怎么还没有洗?如果母亲不在家,大多数的孩子就一个问题:我妈去哪里?


          4.你嫌弃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内心深处的自己!


          在心理学上,经常会有人说,要学会和自己和解,想要做到真正的和解,就经常会牵扯到原生家庭。为什么要和原生家庭和解呢?当一个人攻击自己的原生家庭,认为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到她的时候,就是嫌弃内心深处的自己。只有自己和原生家庭和解了,她才能真正地和自己和解。


         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人在成年后或多或少都会对自己的父母有所抱怨。因为我们无法和自己达到和解,就会攻击原生家庭。这是正常的现象,我们也不能因为这样的抱怨,就指责别人不孝或者说道德有问题。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尺度,比如说和父母生气是可以理解的行为,但是对父母谩骂或者动手动脚,就是不可理喻的行为。偶尔抱怨一下,是可以体谅的,但是不能以这样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评论自己的父母,要知道,你所谓的“有用”都是父母花费无数的心血培养出来的,而不是你一出生就会的。


          再回头去想想,假如说这句话的人是自己的子女,你会不会很伤心?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的母亲会如何伤心绝望呢?

 

         无论自己的母亲在别人的眼里如何糟糕,我们都要学会在生活中包容她,体谅她,不是说,一个有成就的母亲才值得儿女尊重,要知道,大部分的子女会成功,都是踩在母亲伟大的肩膀上。就如古人写的那首诗一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查看更多:自己的   母亲   和解   都是   家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