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0后北漂一名,马上就要晋升为妈妈了。我宠爱自己的方式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读万卷书
从1990年到2012年,整整在学校里待了22年了,算上后面2年的博士后,一共24年,学校的生涯占了我当前的24/30=80%了。24年,读的书应该有很多吧,不知道有没有万卷,不过确实用知识武装了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智慧。
从小就喜欢读书,也不知道读书为了什么。和大部分人的成长轨迹差不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就是如此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但大多看的还是课本及课本相关的课外书。
大学之后,开始独立生活了,空余时间也多了,看的课外书也多了,从书中寻找到了与课本不一样的兴趣、体验。经朋友介绍,刚开始最认真看的2本书是《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原来小说是那么的精彩,那么的吸引人。
再后来,看了金庸先生的一系列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小时候喜欢看武打片,看了原著后,还真是不一样。开始的时候怕自己坚持不了,先从最短篇的《白马啸西风》开始,简直爱不释手,慢慢地一部部都看完了。佩服金庸先生的才华,构造了那么多一批批栩栩如生的人物:萧峰、令狐冲、郭靖、黄蓉、杨过、任盈盈等等。
慢慢地,涉猎面也越来越广了。后来到了北京,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他是个书痴,看的书太多了。在他的影响下,我们每年一起去逛了书市,每次在书市都可以淘好多好多的旧书。
我从来没有丢过一本书,大学以前的书一直在家好好保存着。本科毕业的时候,流行卖书、赠书,但是我的书全都邮寄回家了。后面来到北京,搬了无数次家,每次搬家都可以丢很多东西,但是书倒是一本没有丢,每次搬家书都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书也就越攒越多了。之前装修的时候打算在客厅打上满满一墙的书架,因为经费问题也放弃了,这个小小的书架已经塞得满满的,还有好多好多书都在箱子里。
二、行万里路
一直是贪玩的性格。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以多见见世面,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也是极好的。本科的时候比较节俭,爸爸妈妈给的生活费,加上奖学金,总会有结余,这些钱就拿来到处旅行。上了研究生了,不能再花父母的钱了,从国家的补助、导师的补助上节省下来的钱,也都全贡献给了旅行。怀念学生时代穷游的经历,每次旅行都很新鲜。
大三那年,从成都骑车到绵阳,虽然只有100多公里,但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意义重大。边骑边玩,中间住的都是小旅社,遇到了车胎爆了,找地方修了车继续骑。骑到哪里,玩到哪里,见识到了2000多年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参观了伟大的三星堆遗址博物馆,路过了德阳,最终到了绵阳,超级干净的城市。
大四那年,在4000米的高原徒步,虽然经历了7、8小时的大渡河边超级差路况的颠簸,第一次吐到胆汁都吐出来了,也没有阻止我后续的旅程。在丹巴、党龄徒步了5天,看到了美丽的藏寨,喝了最好喝的酥油茶,泡了最原始的露天温泉,看到了最美丽的海子,第一次在野外睡的帐篷,用高压锅煮着泡面,一切都很美好。
后来到了北京,感觉玩的地方变少了,自然风光少了,人文风光多了。博物馆资源丰富,参观了无数的博物馆。北京周边的山也爬遍了。组织过一次惊心动魄的野长城之行,2男2女,我,作为一个女生,背了一半的装备,徒步走了整整2天,在长城上露宿的。我喜欢组织这些户外活动,研究生期间课题组大大小小的活动大多都是我组织的,行程安排、路线、买票、订酒店、在哪吃饭等等,事无巨细,什么都管,我从中也能找到很多乐趣。
和老公在一起之后,每逢假期我们都会出一趟门,小长假就去稍近一些的地方,大长假就去远一些的。我们工作很忙,经常难以很好地计划,因此,我们大多都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我负责订好火车票或者机票,通常是火车,而且是卧铺,这样可以省时间啊,三天的小长假是很宝贵的,而且可以稍稍和大部分有所错峰。然后再预定酒店。最后在蚂蜂窝上查各种攻略、看各种游记,确定行程安排,这些有时候是在火车上确定的,。
看了看地图,发现还有几个省份没有涉足,西藏、云南、黑龙江、重庆、台湾。研究生的毕业旅行原本打算去西藏的,后面又和朋友约了几次,都是种种原因没有去成。云南原本挺想去的,因为有太多不良负面新闻现在没有太想去。黑龙江是想去感受真正的冬天,去漠河,去大兴安岭。重庆因为与四川有点近,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去,另外交通不是很方便,坐飞机又太贵了,一直没去成。台湾也一直想去,以后带着宝宝再去吧。
宠爱自己,那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