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下的幸福理财13】
专注做一件事
我生命中出现过一位贵人,曾是我的上级。
他中等师范毕业,到如今知天命之年,无后台无背景,清贫书生,不动声色的赚取数千万身家。
有人问他赚钱的秘诀是什么?他笑着说:“我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教书。其它的都是围绕这件事展开的。我赚到的财富也是在教书之余的意外所得。”
他毕业后在普通学校教书,勤于笔耕和琢磨,很快就在学校崭露头角。升为副校长、校长。做管理职务后,亦不放弃自己的学习,他说:“不管如何忙碌,我必须保证自己动笔时间和阅读时间不少于四个小时。”在他的公文包里,任何时候都有一两本书,教育的、管理的、历史的,满足他的工作闲暇、会议间隙、出差途中,甚至于在家的时间的阅读。
几十年中,他写过几百万字颇有心得的文章,逐渐成为行业内标杆。每年稿费、讲课费颇丰。
因为出色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他被民校聘为校长,签约十年,年薪百余万。至此,他仍从未松懈,读书、写作,钻研成为乐事,国家级立项课题数个,出版了自己的著作。
后将自己幼儿的识字课程运用与幼儿园,发现效果非常好。他创办了属于自己品牌的幼儿园,运用自己积累的科学精细灵动的管理与精湛的专业素养,幼儿园经营蒸蒸日上,不但连续开办了8所连锁幼儿园,还引来了托管和加盟校。幼儿园一项,每年收入超过400万。
面对汹涌而来的财富,他从不改初衷。
他对我说:“能赚钱,只能证明我的专业、我的课题经得起市场验证,是受社会认可的,我的管理是省力、有效的,这就够了。至于赚多少钱,那都是附带的。对我而言,最大的乐趣仍在看书、写作,琢磨和反思自己的专业和管理,金钱不会改变我太多,唯一的好处只是让我更加从容地享受做自己喜欢的事。”
从一无所有到外人眼中的人生赢家,他从22岁,走到52岁,用了30年。
30年里,他每天最重要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围绕着“教育”展开的读书、记录、分享、反思、改进当中。看到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是不是觉得很可怕?
他对我说:“你认定一件事,就要坚持下去。不要太有功利心,想的越多,做的越杂,无法心无旁骛,最终都做不成什么事。”
在他的影响下,我坚持每天至少完成两篇文章或者5000字左右的记录,十年下来,我完成了5000多篇与教育相关的博客记录和生活随笔。意想不到的是,专业,就在不知不觉的读写中慢慢清晰,我获得了很多曾未想过的机会:出书、做讲座、指导老师参加全国赛课。
同时,在十年的坚持阅读,坚持记录,坚持反思的过程中,我的思路越发开阔,完成一篇1000字的文章,原来可能需要一个小时,而如今仅仅需要十分钟,无论是打字速度还是思维速度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精进。
他对我说:“如此坚持十年,不管你在哪个行业,都可以成为行业‘小专家’。”
台湾著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年少时,曾抱怨父亲做了一辈子鞋没有发财。父亲痛骂一通后,告诫他: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李国修深受启发,用毕生的精力只做“开门、上台、演戏”这一件事,让他享有“台湾莫里哀”的美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专注做好一件事很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认识不到这点的重要性。他们信奉“艺多不压身”,礼赞“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谁知到头来却落得个“样样涉足,个个平平”的局面,导致“艺多不养家”的尴尬后果。对普通人来说,这其实是一种必然的结局,因为许多伟人亦无法达到多才多艺的人生高度。
法国作家莫泊桑小时候曾在福楼拜面前自信地说:“我上午用两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用另两个小时来弹钢琴,下午则用1个小时向邻居学习修理汽车,用3个小时来练习踢足球,晚上,我会去烧烤店学习怎样制作烧鸭,星期天则去乡下种菜。”说完后一脸得意。福楼拜听后笑了笑说:“我每天上午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下午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晚上,我还会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福楼拜接着问:“你究竟有什么特长,比如有哪样事情你做得特别好?”这下,莫泊桑答不上来了。于是他便问福楼拜:“那么,您的特长又是什么呢?”福楼拜说:“写作。”原来特长便是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于是,莫泊桑下决心拜福楼拜为文学导师,一心一意地读书写作,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跻身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行列。
专注于一件事,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毅力与恒心的考量。成功学上有个著名的“一万小时理论”,即“经过一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但芸芸众生平凡者不可计数,卓越者凤毛麟角。原因很简单,一万小时锻炼太过漫长、枯燥、无趣,没有坚如磐石的信念,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动摇、绝望直至放弃是顺理成章的事。
专注于一件事,看似艰难,其实也容易。只要我们选择的事业,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我们最感兴趣的,漫长的“两万小时”就不会带来遥遥无期的恐惧,别人眼中枯燥、无趣的历程,便会成为时时给我们惊喜的旅程。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任天边云卷云舒,静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泊之心,滚滚红尘的纷纷扰扰,便不会轻易动摇我们由平凡走向卓越的脚步。只要我们把“两万小时”分解到活着的每一天,我们每天为卓越所付出的不过是半小时、一小时而已。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精力十分有限,利用这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就很有可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曾有网文总结一位日本禅师对乔布斯的影响,提炼了12句话,我觉得这12句话,体现的正是“一生做一件事”的要义。禅师的话如下:
1、一次只专注于一件事情。
当你行走的时候,专心行走。
当你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
2、慢慢地并谨慎地做事。
你可以一次完成一个任务,但也可能会急匆匆的完成它。
相反,你不能急,要慢慢来。
谨慎地注意你的行动,不要太急忙和随意了。
这需要练习,但他有助于你专注于你的任务。
3、彻底地完成它。
全心全意关注你的任务。
不完成目前的任务不要进行下一个。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你不得不去做别的事,
至少尽量把没有完成的放好并整理一下自己。
4、少做。
如果你少做,你就能够更专注地慢慢地、更彻底地做这些事情,
如果你把一天用不同的任务填满,
你就会急忙地从一件事情到另一件事情,
而不会停下来去想你究竟做了些什么。
5、在事情之间留些空间。
跟“少做”原则相关,
但这是管理你的日程表保证你总是有时间来完成每项任务的一种方法。
不要把事情安排的过于紧密——
相反在事情之间留些空间出来。
这会让你的日程表更轻松,
留出空间也可以防止万一一项任务花费的时间超过了你的计划。
6、培养一种仪式。
仪式给人一种重要的感觉——
如果事情重要到需要一种仪式,
就需要给予你完成——
你可以建立你自己的仪式,
为食物的准备、为吃饭、为清洁、为你开始做的事情、
为你醒来后做的事情和你上床之前做的事情、
为你在锻炼之前做的事情。
是的,为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建立一种仪式。
7、为特定的事情分配好时间。
在一天中的特定时间内是用来完成特定的活动的。
洗澡的时间、工作的时间、清洁的时间、吃饭的时间。
这可以保证这些事情有规律地完成。
你可以为你自己的活动分配时间,
不管是工作或是清洁或是锻炼或是宁静的沉思。
如果它很重要需要有规律地来完成,
那就考虑为它分配好时间吧。
8、花些时间在打坐上。
打坐是每天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每天,有专门分配用来打坐的时间。
这种沉思确实是学习活在当下的练习。
你可以花些时间来静坐冥想,
或做我所做的:我以跑步做为活在当下的一种锻炼。
同样地,你可以采用任何活动,
只要你你经常地去做并练习活在当下。
9、微笑和服务他人。
教会了谦逊,
确保生活不单单是自私的,也是为了奉献他人的。
如果你是一个家长,
可能你已经至少在家庭中为服务别人花了些时间,
而不是家长的人们也许也做了这些。
类似地,微笑并与人为善是改善你周围人生活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也可以考虑志愿参加慈善工作。
10、把清洁和烹饪变成冥想。
除了上面提到的打坐以外,
清洁和烹饪也是每天最荣耀的部分。
他们都是练习专注力的好方式,
可以是每天进行的很好的仪式。
如果烹饪和清洁对你来说似乎烦琐的杂务,
试着用冥想的方式来完成它们。
全心全意做这些工作,集中注意、慢慢地、彻底地做这些事情。
这会改变你的一天(同时也给你一间干净的房间)。
11、思考“什么是必须的”
在禅僧的生活中基本上都是必须的要做的。
他没有充满鞋子的衣柜或最新的时尚衣服。他没有冰箱和橱柜来存放垃圾食物。他没有最新的小玩意、汽车、电视或苹果音乐播放器。
他有保暖的衣物、有避雨的房屋、必须的器具、不可少的工具和充饥的食物(他们吃的很简单,素餐通常有大米、味噌汤、蔬菜和泡菜组成)。
现在,我的意思不是说你应该完成像禅僧一样生活——我也没有这样做。
但这确实提醒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没有必要的。
思考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考虑拥那些不必要的东西是否对我们真的重要,
这对我们是有用的。
12、简单生活。
简单生活就是尽可能地处理掉那些没有必要的和不重要的东西,
为重要的东西留存空间。
而什么是重要的是因人而异的。
对我来说,家庭、写作、跑步和阅读是重要的。
对其他人来说,也许护理和志愿工作、做礼拜和收集连环画是重要的。
没有什么定律来规定对你来说什么应该是重要的——
但你应该考虑什么是你生命中最为重要的,
通过去除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为你生命中重要的事情留出空间来。
今天上午我在完成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一位闺蜜正在医院等待医生问诊,她告诉我她排号是45位,挂号费80元。小小的门诊人满为患。
这位老中医已经80高龄,受到过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亲切接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我们这一带几乎无人不知,多少人踏破门槛,慕名而去。
“我问了,老医生每天限定挂号50人,一天挂号费就是4000块。老中医赚挂号费,医院赚医药费和治疗费。你看,一个月人家隔天上班,那一个月也是6万块左右的挂号费,这钱真是好赚。”
我不禁失笑。
所有慕名而去的人都懂得80元挂号费与普通大夫8元的挂号费是不一样的,可仍然愿意去,不就是因为8块与80块之间隔着专业的距离吗?
用72块买“专业”,这就是对专业的尊重。
老中医80高龄,但我们接触过的人都知道,直到现在,看医书,琢磨处方,研究病情仍然是他没有懈怠过的事情。
人各有志,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放下一件事,去做另一件事,也许值得羡慕,但我以为未尝不值得怜悯,因为他这样做就已经承认他一生没有力量完成这件事。
一个放弃了初衷的人,在茫茫人世间,在每日每时的变化和运动中,他有选择的自由,但他的内心说不定是凌乱的。
一生做一件事,挑自己合适的、喜欢的,心无旁骛地坚持下去。
专注方能专业。
大量体现力量,韧性就是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