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兆头、好资金加好消息,引得机构也忍不住喊话:外资流入节奏确定,而且还在加速,11月份是年内最后一个做多窗口!言下之意,11月份我们不光要把握好“双十一”,还要在股市里保持激情?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想要增加仓位,或调整配置,哪些个股值得呆在“购物车”?
数据显示,10月份共有21个申万行业获得北上资金增仓。其中医药生物行业最受青睐,10月末北上资金持股31.16亿股,环比增加7.72%;排名第二的是建筑装饰行业,北上资金持股数量环比增加7.68%。此外农林牧渔、轻工制造等行业,也是外资持续购买的“爆款”。
从个股来看,10月份上榜个股中,共有36只股为净买入,净买入金额最多的是美的集团,达40.87亿元,其次是五粮液、华泰证券,净买入金额分别为20.98亿元、16.88亿元。
虽然机构罕见喊话,资金持续涌入,利好消息不断,仍有不少投资者犹豫着、彷徨着、纠结着,要不要去抢吃2019年里的“最后一块肉”。毕竟,准备得再好,总有赚够逃顶的幸运儿,也总有追高不当、措手不及、站在高高山岗下不来的人。而就在此时,有那么一批人,今年早已赚的盆满钵满,准备落袋为安,甚至根本不在意所谓最后一次机会,他们就是——基金。
随着2019年10月正式收官,权益型基金前10月业绩之争也尘埃落定。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上证指数累计上涨17.45%。细分指数来看,沪深300累计涨29.1%,创业板指累计涨33.63%,中小板指累计涨30.76%,相比之下,主动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涨幅高达36.73%和35.94%左右(不含分级基金、今年成立新基金),不仅跑赢所有分指数,更是上证指数表现2倍多!这还是在平均仓位不足90%的情况下创造的。
炒股不如买基金,这句话为什么近年来在A股市场频繁灵验呢?
在业内看来,一方面因为市场结构逐渐变化,股票走势分化很大,尤其是在外资加大布局力度下,市场整体更偏向价值投资,追求优质个股,强调确定性机会。比如市场火力主要集中于“核心资产”,以平安、茅台为代表的大蓝筹股价暴涨;在资金追捧的大科技板块,表现最强的也就是少数龙头股。很多散户喜欢炒作的重组股、绩差股,大多被市场抛弃。
另一方面,基金是组合投资的工具,在当下市场环境下,基金筛选个股能力、综合投资研究能力要远远高于普通股民。这两年更明显的是,投研能力强的大中型基金业绩优势非常突出,而过去小基金频出黑马基金经理的现象,也是越来越少了。许多股民基本面研究能力弱,且喜欢凭经验玩高抛低吸、追涨杀跌,这种老办法,在当下的新市场环境中,早已不中用了。
用国内头部私募重阳投资总裁王庆近日发表的一个观点来概括,就是现在市场上行空间要比下行空间要大,包括A股在内的新兴市场,它的经济结构正在迅速变化,资本市场并不成熟,所以有很多的投资机会,这些机会需要通过主动管理、主动研究发现,而不是简单的被动投资。
站在2019年最后一个季度节点,要不要再拼一拼、冲一冲?还是整理行装,准备来年再战?下一次作战,是认真修炼、单打独斗,还是加入正规军,打组合战、集团战?究竟以怎样的姿态,迎接2020年的A股市场?欢迎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