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牵动人心,A股市场也受到巨大影响。截至收盘,上证指数大跌7.72%,逾3000只个股跌停,沪深两市市值蒸发逾4万亿。肺炎概念板块则出现大幅飙升,14只个股全天一字涨停。
有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疫情仍处于反复阶段,概念股的表现也有望看高一线。据此,数据宝从各类交易参数的对比,筛选出有望成为抗疫概念的总龙头,以飨读者。
浩特生物大涨超100%
市场表现论英雄。最牛个股当属科创板次新股浩特生物,大涨108.5%居首。公开信息显示,公司董事长袁建华先生在公司上市挂牌仪式发言中提到针对目前国内的疫情,公司主营业务之一的防雾霾、防病毒口罩业务,公司已下达 1000 万个口罩紧急生产任务,并表示刚接到广州市相关部门的 200 万个口罩订单。
公司1月23日发表澄清公告,公司系以生产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为主,未来将会缩减或全面停止口罩业务。另外广州市相关部门的 200 万个口罩订单,仅为口头需求,目前为止双方并未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
鉴于公司口罩生产所需的相关原材料备货不足,且临近春节,口罩相关材料供应商已放假,无法按要求及时提供口罩生产所需的材料,经公司评估口罩生产业务无法在短期内全面恢复,难以完成 200 万个口罩的供货。
其他的科创板肺炎概念股,热景生物、普门科技、硕世生物等个股,收盘均涨20%。其中硕世生物联合美年大健康捐赠价值1800万元试剂盒及仪器;普门科技紧急提供的体外诊断设备和试剂已运抵武汉;热景生物已于完成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开发,同时无偿供应1000盒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
14只肺炎概念股一字涨停
上述的3只股票可能隐藏着抗疫概念总龙头。不过,由于科创板股票只有部分投资者能够交易,数据宝重点梳理了“一”字涨停板的非科创板肺炎概念股,它们当中同样也可能隐藏着抗疫概念总龙头。
数据宝统计显示,3日14只肺炎概念股一字涨停;另有18只股票涨停。分析可以发现,三大类股票最多,包括口罩概念、检测概念、中药类概念等细分。
显然,总龙头将大概率出现在3日一字涨停的14只股票当中。而在这14只一字涨停股票中,哪些股票将会是总龙头呢?
不妨从以下3个角度进行分析。
1。 换手率较小的一字涨停板股票。这意味着持仓者逢涨卖出意愿小,锁仓意愿强,容易走出一线龙头。
2。 封单巨大。封单占流通股比例越高,说明市场更加看好后市。
3。 市值较小的股票热炒的可能性更高。结合概念属性、流通市值等角度进行梳理。
从换手率来看,哈药股份、泰达股份、振德医疗、海王生物、尚荣医疗等个股换手率均不足0.6%。从封单占比情况来看,奥美医疗、振德医疗、太龙药业、尚荣医疗等个股收盘封单占比均超过10%,泰达股份和南卫股份占比超过8%。
市值方面,南卫股份、振德医疗、奥美医疗等个股流通市值均低于20亿元,阳普医疗、尚荣医疗、西陇科学等个股流通市值均低于30亿元。综合上述交易数据、概念逻辑性等因素来看,口罩概念中的奥美医疗、振德医疗、泰达股份等;中药类的哈药股份、太龙药业等,或许将诞生总龙头。
不过,有分析人士表示,这类股票往往走出连续一字涨停走势,把握难度较高。此外,一旦疫情高峰期过后,受益疫情股可能快速回落,属于高风险高收益品种。
太平洋证券推出疫情概念股名单
随着疫情的进展,概念股数量也可能出现进一步拓展。太平洋证券梳理了一份名单,供参考。
1、中药: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以岭药业(莲花清瘟)、红日药业(血必净)、华润三九(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同仁堂(安宫牛黄丸);2)抗病毒药物:双黄连口服液(福森药业、哈药股份、珍宝岛、太龙药业)、抗病毒口服液(香雪制药)、蒲地蓝口服液(济川药业)、亿帆医药(复方银花解毒颗粒、麻芩消咳颗粒;生物药F-652 基于美国2个2a临床数据(在组织损伤和炎症性疾病效果好),特殊通道国内申报治疗新冠肺炎)。中药抗病毒效果如何不在讨论范围内,但每次疫情/流感销量却是大幅增长的。
2、化药:东阳光药(奥司他韦)。
3、医疗器械:1)迈瑞医疗(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心电图机、CRP等);2)鱼跃医疗(消毒产品线、雾化器、呼吸机、血氧仪、口罩等);3)奥美医疗(口罩等);4)振德医疗(口罩等);5)英科医疗(手套、代理口罩等);6)蓝帆医疗(手套、代理口罩等)等;7)爱朋医疗(鼻喷雾);8)新冠诊断试剂盒:厂家众多,壁垒较低。
4、药店: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疫情导致消费者购药渠道变化,更多去药店、基层医院看病。
5、血制品:静丙需求增加,博雅生物、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双林生物。
6、疫苗:加深民众对疫苗重要性的认知,疫情导致加紧研发疫苗新品种。康泰生物、智飞生物、康希诺、华兰生物。
7、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检验外包增加,金域医学、迪安诊断。
8、流通:九州通(奥司他韦全国OTC渠道总代,代理销售白云山板蓝根;疫情导致消费者购药渠道变化,更多去药店、基层医院看病,九州通近80%配送渠道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