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股票 > 正文

景林业绩不佳,基金经理集体致歉,反思要把至少20%精力用于宏观和策略研究

[2022-11-28 17:16:30] 来源:红刊财经 编辑:惠凯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对于业绩表现不佳的原因,景林资产的几位基金经理集体致歉,反思今年的仓位较重、择时和对冲不够。“未来会

  对于业绩表现不佳的原因,景林资产的几位基金经理集体致歉,反思今年的仓位较重、择时和对冲不够。“未来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到宏观研究和组合策略的思考上。”

  2021年以来的宽幅震荡下跌行情,让不少成名较久的大型私募业绩回撤巨大,有的甚至创出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纪录。对于业绩的表现不佳,明星私募景林资产的几位基金经理在近期召开的投资人沟通会中坦诚了自己的失利,称因仓位较重、择时和对冲不够,导致产品净值下滑严重,就此向客户致歉。

  重仓港美股 净值回撤较大

  《红周刊》从华润信托渠道查询到,景林资产通过华润信托发行几只产品,成立于2020年11月的“华润信托·景林云享优选1号集合信托计划”的净值最低,今年11月初的净值仅有0.5506元,而成立于去年3月的“景林信享丰收1号集合信托计划”净值也只有0.6603元,至于稍晚一些成立的“景林乐享丰收4期集合信托计划”,净值同样只有0.6605元。

  此外,《红周刊》从渠道人士手中获得的一份11月某券商渠道召开的产品沟通会议材料也显示,景林资产基金经理高云程管理的主要投资美股的“景林景泰优选”系列产品,11月初的净值也只有0.5977元。在仓位安排上,投向美股/港股/A股的比例大约是58%:20%:22%,这意味着其是在满仓运作。

  那么,高云程重仓了哪些板块?

  材料显示,“景林景泰优选”主要投向港美股的信息技术、可选消费、日常消费,不过因近期美股消费板块相对抗跌,以至于日常消费板块的持仓占比被动提升至21%。整体上,重仓的第一大板块仍是信息技术,10月初的仓位为41%。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基金也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进行了一些动态调仓,譬如,景林景泰优选持有的美股仓位就从二季度末的大约65%下降到了三季度末的58%,这种变化显然和三季度期间美国暴力加息导致美股大幅回调有关。同期,A股仓位从此前的13%提升到三季度末的20%左右。

  “景林景泰丰收”系列产品的基金经理是蒋彤,其主要投资A股和港股,这一安排让其在管产品净值回撤相对较小,产品净值最低时为0.64元。需要注意的是,景林景泰丰收也基本是满仓运作,A股、港股仓位分别是39%和47%。三季度期间,蒋彤降低了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仓位,对工业、电信服务、日常消费等行业的仓位有所提升。

  “景林精选FOF”产品的基金经理为田峰,产品净值最低时为0.70元。资料显示,该产品穿透后的底层资产以港股为主,港股、A股、美股的仓位分别为44%、28%、21%,三季度也满仓操作。从行业布局看,田峰在三季度加仓电信服务、日常消费,减仓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

  复盘三季度的操作,景林资产主要是减仓了美股,加仓A股和港股;减仓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加仓日常消费、工业、电信。在近期路演中,景林多次表态看多港股:“港股目前估值极度便宜,管理人认为上涨空间很可能大于下跌风险,风险调整后收益已极具吸引力。”

  今年春节后暂停新产品发行

  从历史数据来看,景林2015年、2018年均出现较大回撤,之后在1~2年内又收复失地,但这一轮的回撤已经超过了以往表现,其还能否重现以往的“V”型净值走势,让部分客户的心里很是忐忑不安。有客户发出疑问:“什么时候才能回本?”

  对于客户的担忧,在11月18日景林参与的线上沟通会中,《红周刊》获得的录音资料显示,景林的基金经理蒋彤坦承:“我所管理的产品在9~10月净值快速下跌……维持高仓位是非常被动的。”其分析称,2022年是罕见的宏观大年,政治冲突层出不穷,中国也正在穿越“中等收入陷阱”。种种宏观因素,“对我们‘买入并持有’的逻辑构成了巨大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在今年5~7月有过一波反弹行情,上证指数区间涨幅约15%,可就在这反弹期间,景林资产旗下产品却表现平平,比如优选系列期间仅反弹了大约10%。随着市场8月之后再度转跌,景林资产旗下产品净值又再度大幅“跳水”。景林方面坦承,“近阶段,我们的组合表现应该是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景林在11月18日的线上沟通会议中从主客观方面做了反思,其认为:疫情反复影响经济运转;未对国际冲突做出及时反应;低估了国内监管政策对相关行业的影响;低估了美国通胀超预期及美联储加息的决心。

  目前,受访投资者中疑惑最多的是高云程管理的中概股板块,其重仓港美股的“优选”系列的净值回撤幅度最大。对此,高云程在11月18日的线上会议上表示,此前的下跌意味着定价权从外国投资者向中国投资者的转移,“现在大概率是优秀资产的历史性底部。”

  《红周刊》从基金业协会查询到的数据显示,景林资产目前运作中的产品约为360只,其中有大量新品是在过去两年发行的,仅2021年就备案了约110只产品。或许是管理规模太大导致业绩不佳,也或许是渠道方面的不同意见,景林资产今年春节后至今再无新品发行和备案。

  反思宏观研究能力不足

  《红周刊》注意到,在近期的月报、沟通会议中,景林资产的几位基金经理提及最多的关键词是“宏观”、“政策”。其中,蒋彤反思,经历了这一波极端行情,会更加重视波动控制和宏观策略,“过去花费了95%的时间在行业和个股研究和实地调研中,未来会花费 20%的精力到宏观研究和组合策略的思考上。”

  基金经理金美桥也反思,美联储加息力度和节奏出乎意料。年初时,对冲策略做得远远不够,所管理的“景林全球”仓位高、持有美股标的较多,以至于近期回撤严重。“向大家致歉”。

  另一位基金经理也在深刻反思,“反垄断、共同富裕……对我来说,必须要加强对政策的学习和研读,而不是后知后觉到‘出口转内销’了才开始解读二手消息。”

  除了反思,景林资产在会上还重申,当前股市估值处于底部,挽留客户、避免低位“割肉”。几位基金经理均认为,三大板块中,港股估值底已极大概率在10月底出现,A股也很有可能见底,而美股则由于加息的滞后效应、企业业绩的下跌会在将来逐步显现,因此未来一两个季度美股仍然可能有较大波动。

  在采访中,《红周刊》了解到,被深套的景林客户目前基本上不会低位“割肉”,但仍有去年购买私募产品后被深套、甚至手中产品净值最低时“腰斩”的客户,表示自己已不抱有回本希望,甚至有的表示自己尽管当下不会赎回,但在所买产品净值反弹到0.8元以上时会考虑赎回的。如此表述意味着,一旦景林资产的产品净值反弹到0.8~0.9元时,很多产品有可能会遭遇到一些预期不高的客户大幅赎回。

  业内人士建议管理人主动释放善意

  需要说明的是,景林资产在2018年后重点发行了一些三年封闭期的产品,本意是筛选出符合价值投资+长期持有理念的资金,维持高仓位策略,赚取企业利润增长相对确定性较高的收益。但如今来看,这些产品净值普遍回撤不小。随着一些三年期产品的锁定期即将结束,如何让“乘兴而来”的客户避免“败兴而归”,对管理人而言,剩余不多的锁定期内完成净值修复的压力显然是不小的。

  对此,好买财富旗下新方程投资公司投资总监曾令华向《红周刊》表示:三年期的产品,对投资者来说、牺牲的是流动性,投资者拿出了最大的信心,对资管机构而言,是以自己的信誉为杠杆。从这个角度,投资者既然“牺牲”了流动性,管理人也应该释放一些善意,比如管理费、超额业绩提成等应该适度降低。“股市有风险,持有三年不一定都能赚钱,资管机构在产品发行时不应该给出过高预期,投资者也不要过于乐观预期。看看2007年出海的QDII公募基金产品,有很多至今还亏损25%。”

  其实,不论是景林,还是淡水泉、高毅,这些资本市场知名的私募均在近期召开了投资者会议,一方面是解释业绩不佳的原因和致歉;另一方面也表态看好后市,呼吁客户暂不赎回。《红周刊》了解到,在几家千亿私募中,淡水泉的回撤幅度是最为明显的,已经对渠道方造成了很大压力。在产品销售渠道中,目前平安信托和某银行的托管存量规模在200亿~300亿元之间,如此情况意味着,这两个通道正面临着投资人的投诉压力。

  整体来看,景林、淡水泉、高毅今年不佳的业绩表现是主打策略私募们的一个缩影,这些私募们去年以来奉行的重仓乃至满仓操作,在大幅调整的市场中受伤极其严重。一家业绩不佳的老牌百亿级私募PR负责人向《红周刊》坦言:“过去自下而上的成长股投资方法论失效了,以后要做‘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投资’”,必须把自上而下的宏观政策、监管因素、多维度研究全盘地结合起来。   

查看更多:净值   产品   仓位   资产   景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