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即将收官,又要开启征战2023年。回顾今年,A股市场整体表现较弱,全年行情一波三折,板块上结构分化明显。展望明年,市场将如何演绎?有哪些机会值得关注?当前市场是否处于高性价比的底部区域?又有哪些风险因素需要注意?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
南方基金首席投资官(权益)兼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茅炜
景顺长城基金总经理助理、股票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 余广
万家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基金经理 黄海
国君资管权益投资部董事总经理 戴祖祥
大华信安执行董事长 齐靠民
深圳红筹投资总经理兼投资总监邹奕
远信投资联席首席投资官谢振东
核心观点如下:
茅炜:由于当前市场整体大概率处于估值底、经济基本面底、市场情绪底,因此对2023年全年市场持战略性看好的态度。
余广:展望2023年,国内经济将较今年显著回暖,同时市场也将提供更多机会。预计明年一季度市场处于震荡等待盈利预期的落地的过程,二季度前后有望迎来盈利改善。
戴祖祥:经历2022年的估值大幅修复之后,2023年A股将迎来酝酿重拾成长的时期。。
一句话总结2022年的市场表现:黑天鹅导致的系统性风险。截止到10月31日收盘,今年沪深300指数、日常生活直接相关,政策会阶段性地进行约束和引导,市场会相应地重新定价,导致判断“好生意”的难度有所提升。价值判断方面,“丧失成长性”不意味失去投资价值,反而当企业开始更理性地进行资本配置,不再一味追求增速,股东可能获得更高的长期回报。
基础设施型行业:由于相对稳定的政策和经营环境,此类行业将呈现相对稳定的业绩、更低的股价波动、较高的股息率,非常适合绝对收益和养老资金。价值判断方面,类债券式投资,既要考虑ROE、股息率等因素,也要避免在高位陷入价值陷阱,因为此类行业较难出现短期高增速,只能靠时间消化估值。
黄海:首先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混沌期,还是选择现金流高分红的安全的公司,比如煤炭是稀缺的、稳定的标的,资源品估值很便宜;经济逐渐起来后,就更看好一些弹性中游的行业,比如化工、钢材等。有些化工企业的业务分两块,一块是传统的、大宗品的部分,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复苏,享受稳增长带来的需求上升;一块是高端的、国产替代的部分,也能享受结构转型中技术升级的红利。
明年是一个经济基本面筑底回升的过程,可以选择的范围更广,比如上游资源品、地产产业链、化工、消费、金融等。明年上半年偏谨慎,更关注能源、煤炭、油气这些领域的机会,明年二季度以后还需要看到时候的具体表现,观察哪些行业有更多好的调整机会。整体上还是关注上游资源品、稳增长产业链、化工、建材、钢铁、水泥等领域;金融也是轮动大周期的一条投资线,如保险、券商、银行。
戴祖祥:往前看,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是最具成长性的领域。工程师红利和举国体制研发的外部性是国内新兴产业发展特有的竞争优势来源。如果拉长周期,有很多行业和公司的盈利具有翻番的潜在空间。这些增长动力包括工业自动化、数字化、进口替代以及潜在的出口扩张。
具体来说,我国企业在光伏及风电设备、信创、半导体设备及制造、生物制药、新材料、科研产业链,新能源+产业等领域具有全球比较优势或进口替代需求,面临绝佳的发展机遇。当然,此前也曾提及,一些调整充分的周期性行业和预期不高的消费领域也存在不错的投资机会。
齐靠民:面对处于下行周期的出口,2023年国内宏观经济实现“稳增长”将要更加依靠三驾马车中的消费和投资。
在投资方面,我们看好传统基建行业(建筑、桥梁、铁路公路、水利建设等)、新基建行业(数字经济、新能源充电桩、储能电站、医疗教育信息化等)以及自主可控的高端制造业(工业母机、半导体、消费电子等);在消费方面,近期部分消费行业(例如民航机场、旅游酒店等)的涨幅较大,市场的预期已较为充分,未来我们更看好涨幅较小但具备中长期投资逻辑,且未来几年仍保持较快增速的免税、消费医疗(医美)等以及估值仍处在低位的消费白马。
邹奕:展望后市,基于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看好低估值央企估值重构;基于政策层面重质量轻数量的纲要及未来需求空间,看好新能源、创新药等高端制造行业公司;基于国际局势变化,看好自主可控、军工等行业公司;基于疫后复苏及居民收入增长,看好国货崛起的新消费公司。
在经历了2020-2022年连续三年的出口超预期之后,明年我们或将迎来出口具有下行风险的一年,从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以及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扩大内需被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主要抓手在于消费和投资。从GDP组成的几个主要部分,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消费,出口看,明年在同比数值上将有显著改善的将会是消费及地产,大概率继续维持高位的是基建及制造业投资。
另外在海外衰退线索下,明年港股市场将受益于美元流动性改善,同时贵金属领域的投资机会亦值得重点关注。
谢振东:站在当下,沿着时代的线索去探寻研究方向,在一些领域中,我们觉得会出现一些激动人心的机会,比如:
第一、在精细化工、新材料领域中存在一些壁垒足够高、格局足够好,成长性巨大的优势企业。疫情三年客观上加速了部分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导入节奏,加速了进口替代的进程,一旦进入,凭借中国人勤奋和对客户的高效配合,后续的空间便打开了;
第二、中国电动车产业链优势很大,无论是动力电池、材料、设备还是核心器件都具有很强的国际比较优势,其中具有较高壁垒的公司仍然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特别在电动化率达到30%以后,智能化的序幕才刚刚开始,包括电子电气架构、域控制、信号传输等方面都是可能的研究线索。
第三、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的空间广阔。比如在光伏领域,我们看到的是硅料价格的趋势性下跌已经开始,千亿利润势必向下游让渡,其中各个环节的供需格局,包括内部成本曲线的陡峭程度决定了留存利润的能力。再比如,除了市场关注比较多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外,地热等能够提供稳定基础负荷的清洁能源实际在过去也快速发展,非常值得关注。
第四、三年疫情一方面冲击了过去的消费场景,也影响了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但另一方面消费也正在出现新的场景和新的商业模式,结合中国的消费体量和消费纵深,产生大体量公司的概率很大。
港股或将会迎来估值与盈利的“戴维斯双击”
中国基金报:你对港股2023年表现,以及美联储的政策有什么看法?
茅炜:港股与A股的基本面一致,都是国内经济主导。看好A股意味着对港股方向也是看好的。但是由于港股受美元流动性的影响更直接,而2023年预计海外依然会有较大的波动,因此港股的双向波动性可能都比A股要大。
对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2021年底美联储低估了通胀导致2022年剧烈紧缩。而今美联储有可能低估了衰退风险,进而导致2023年出现过度紧缩。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2023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可能再次剧烈变脸,并转向宽松。当然这种情况是否出现,我们要边走边看,关注美国经济衰退的幅度。
余广:港股方面,与A股相似,我们认为经历前期的反弹后,短期可能有所震荡。但考虑到此前压制港股估值的三大因素,包括地缘政治及中美摩擦、美联储加息、房地产及疫情防控问题,都将在2023年得到缓解或边际改善,我们认为2023年港股市场有望迎来盈利与估值双重修复的机遇,看好港股市场投资机会,建议持续观察内外部催化因素。
美联储12月加息会议将利率终端上调至5-5.25%,并指出在通胀回落至2%的趋势绝对明确之前,不会选择降息,美联储加息的持续性或利率高位持续的时间或超市场预期,成为近期港股及海外市场短期调整的主要原因。展望来看,美国通胀可能继续改善,CPI同比在明年6月前降到3%的可能性不宜忽视。如果通胀数据持续改善,同时考虑衰退风险和金融系统承受能力,联储终会偏向鸽派。
戴祖祥:港股是一个中外因素交汇影响的离岸市场。目前南下资金占香港成交量约十几个百分点,主导港股的香港本地资金和全球配置资金都是自由流动的,因此,香港市场短期更容易受到全球特别是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当前,港股市场估值已经从11月初的极低水平反弹至略低于平均值的位置,与A股估值历史分位大体相当。港股低估值奠定了未来收益率基础,酝酿重返上升态势。2023年的走势基本会跟随A股一起波动,叠加全球资金流动的扰动。
毋庸置疑,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全球资产配置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美国通货膨胀水平创40年新高后已经见顶,市场预期美联储将放缓加息步伐。预计2023年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将上调至5%以上然后停止加息。
如果通胀水平回落,美元利率从相对偏高水平下行,强美元对新兴经济体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压制因素将解除,全球流动性或有改善。不过,2023年美国可能进入衰退阶段,美股盈利转弱趋势初现。外围经济弱复苏,海外衰退势将影响中国的出口。
齐靠民:近期美联储宣布加息50个基点,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尽管美联储看到了通胀缓和的些许迹象,加息速度有所放缓,但通胀的风险并没有解除,鲍威尔在表述上也偏“鹰”,预计利率还会进一步抬升,后续需要持续关注美国通胀数据的动态变化。如果美国经济在明年上半年陷入衰退,预计随后美联储的政策或相应地转向宽松。
港股方面,相比于A股,影响市场表现的因素更多也更为复杂。一方面,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尚未结束,同时2023年海外衰退的风险抬升,这将对外资占比高的港股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但另一方面,近年来内地不少优秀的新经济和互联网平台企业赴港上市,并且这些企业在港交所的权重日益提升,随着国内防疫及行业监管政策放松和明年经济逐步回暖,相关的权重个股及板块有望受益并将为港股市场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向上的动力。
邹奕:港股市场作为中国企业的离岸市场,特殊性不言而喻,在中美周期错配的情况下,其波动性也是显著放大的。2021年初以来,港股市场在中国经济萎靡,美联储超预期收紧流动性的情况下持续走熊,估值处于历史最低位置,2023年,在中国复苏,美国衰退的宏观线索下,房地产、互联网公司的逆风因素得到边际改善,香港作为离岸金融中心,也将受益于后疫情时代经济活动复苏,可能将会迎来估值和盈利的双击。
在2022年最后一次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将政策利率上调50bp至4.25%~4.5%,在加息幅度上面出现了下降,但点阵图显示其终点利率预测上升至了5%~5.25%,这意味着2023年美联储仍将加息75bp,并维持高利率直至2024年初才会开始降息。虽劳动力市场仍显得较为紧张,但各项前瞻指标均显示美国经济已开始明显走弱,且美债总规模已突破30万亿美元,如此高的利率下,美国政府的债券再融资及利息支出都将是问题。
由此可见,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大概率已是强弩之末,未来货币政策紧缩超预期的可能性大大下降,预期2023年美元流动性将得到将为明显的改善。
谢振东:我们对明年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相对乐观。作为一个离岸市场,港股的基本面看国内,流动性则取决于海外,这在过去几年很难有共振;但看明年,两者边际上都有改善的可能,特别是考虑到明年主要经济体增速可能会明显下滑,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呈现了独立向上的运行态势。
扰动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
中国基金报:2023年,扰动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是否已经逐一淡化?还有哪些风险因素需要投资者关注?
茅炜:由于2022年市场所接受的冲击基本都是黑天鹅级别,同时市场估值也基本调整至底部区域,因此一些小级别的波动预计对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例如国内经济修复的过程、海外欧美经济和政策的变化,这些可能影响市场的节奏,但是不会再次构成系统性风险。除非再次出现一些极小概率的黑天鹅,例如全球疫情再次出现向不好的方向变异,或是欧美衰退背景下全球地缘政治冲突重新升级等这种无法预期的风险。当然既然当作是黑天鹅,意味着这些风险发生的概率不大。
余广:扰动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国内方面,在疫情管控政策优化后,疫情对明年国内经济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居民信心以及企业盈利的修复仍待观察;海外方面,不排除海外通胀无法回落至合意区间,导致主要央行无法在经济衰退中提供足够政策支持。
黄海:我认为风险点在于大类风格的切换。资本市场的存量资金处于再平衡的过程,有些成长股行业的估值会进一步收缩。我们比较看好新能源长期的前景,但未来三年的预期可能都体现在股价中了,在风格切换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两年的估值修复过程,持仓集中度高可能会遭受冲击。
明年市场还是偏稳定的,但结构性的某个板块,比如创业板,可能有弱相对收益的风险,未来五年、十年前景好的、集中度高的行业也可能遭受短期的冲击,这些都值得警惕。
此外,也担心一些尾部风险,疫情会给消费型企业、线下场景、地产公司带来困难,虽然目前在救助下不会爆发,但可能会反应于未来的一二季报中,这也会对目前某些高预期行业产生冲击,目前这些负面信息还没有被考虑在内。我们必然战胜疫情,但过程可能会有反复,还需要再观察。
戴祖祥:不畏浮云遮望眼,前路光明但不平坦。尽管内地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但中华民族勤劳实干,中国众多优秀的企业家富有创新和开拓精神,叠加工程师红利、举国体制的支持,产业链优势明显,A股市场定将诞生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公司。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以下风险:可能的全球地缘政治危机;中美经济或产业链脱钩的风险;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在加大,美元利率水平偏高的持续时间;内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动能不如2018年底那般强劲;疫情防控优化的尾部效应,居民资产负债表严重衰退拖累地产、消费复苏步伐的风险;中国出口增速初现下滑苗头,人民币汇率波动冲击国际资本流动及资本市场的风险;等等。
齐靠民:尽管近期重磅利好不断,但仍有一些潜在的“黑天鹅”需要关注。
首先是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年初至今,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一年的时间,但目前仍没有看到停火的迹象,后续如果双方的冲突进一步恶化,将对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再次造成负面的影响。与此同时,中美两国的博弈在升级,两岸局势也日趋复杂,未来不排除再度发生类似“佩洛西窜台”的事件,并引发新的台海危机;
其次是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当前我国处于防疫政策优化的初期阶段,但考虑到我国的人口基数大,疫苗的接种率(尤其是老年人)仍存在短板,在此情况下疫情如何发展以及对消费端的恢复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未来疫情仍可能对宏观经济造成一定的拖累;
最后是汇率波动的影响。目前美联储的加息周期还没有结束,同时海外经济衰退的压力凸显,未来外围金融市场的动荡加剧或将放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并对中国资产的定价造成一定的影响。
邹奕:相比于2022年全球通胀高企、地缘及军事冲突持续、美联储超高强度加息、国内防疫成本高企等资本市场风险事项的持续高强度冲击,预期2023年扰动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将会相对淡化,但并不等于可以高枕无忧。
仍有一些风险因素值得高度关注:一. 美国政策利率维持高位下的尾部风险;二. 中国出口超预期下行的风险;三. 疫情影响,尤其未来病毒变异演化可能带来的经济活动波动风险;四. 在2022年较高M2增速下,2023年国内经济快速复苏带来CPI超预期风险。五.全球经济下行趋势下地缘政治及军事冲突的进一步恶化风险。
谢振东:2022年是宏观冲击很大的一年,伴随风险的呈现,市场也经历了很大的波动和下行;而伴随疫情的过去,我们终将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这是23年最大的利好,这对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帮助很大。但也有一些方面,是我们作为投资人需要关注的:
首先,首先我们确实处于大变局之下,很多过去习以为常、投资研究上所依赖的线索都面临挑战,比如全球化、人口红利,又比如投资上所谓的均值回归等等;我们也需要意识到的是中国经济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是一个百万亿级别体量的经济体,已经很难靠任何单一外部力量来拉动了;
其次,对于经济恢复的强度也不能有过高期望,比如投资、地产,无论是周期所处的位置还是财政的掣肘,可能都限制了周期反弹的力度;而消费恢复方面,我们还是需要清晰的认识到经历3年疫情,无论在消费场景,居民消费能力还是意愿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很难刻舟求剑映射到疫情前。
尽量回避预期过高、过度拥挤行业
中国基金报:站在年底,您对普通投资者2023年有哪些投资建议?
茅炜:过往的经验来看,A股大致三年左右可能出现一次系统性风险,换个视角来看,市场每三年可能会给出一次战略性布局的机会。
经历2021年的震荡调整和2022年的系统性下跌,我们判断三年一遇的战略性布局时点大概率来到,因此建议普通投资者以积极的心态对待2023年的投资。退一步讲,2023年出风险的概率是低的,而如果2023年实现的收益有限,则意味着2024年可能是个收益的大年,因此即便以非常保守的视角看,2023年也是值得重视的播种年份。
余广:预计短期冬季疫情可能对经济与股市形成一定压制,但随着天气转暖、第一波冲击过去,以及一系列积极政策的催化下,市场修复有望持续,预计市场整体机遇仍大于风险,建议投资者观察盈利修复的兑现情况。
展望2023年,关注相对底部区域布局机会,从市场节奏来看,预计整体会经历由当前的估值修复到明年二季度前后的盈利改善。短期来看,当前的弱现实也倒逼政策加码发力,中期经济发展有望逐步回归正轨。配置方向上,看好性价比高的核心消费与景气度高的新兴成长板块。后续市场的表现仍然需要后续政策的落地、经济转好的信号等实质性转变来驱动,尤其是国内的房地产和消费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对于主要矛盾的改善成效能否体现。
戴祖祥:如前所述,2023年股市前景料好于2022年,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吸引力在增强。投资者可以适当增加股票资产的配置。这里,给投资者的第一条建议就是风险适配,不加杠杆。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好资产配置。如今的世界,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在增大。不加杠杆是在不确定世界投资的最重要原则。
建议普通投资者可以选择与卓越企业共成长。投资这些卓越的上市公司,分享其成长,与他们一起做大做强,穿越牛熊。也可以考虑将资产投资于优秀的投资经理管理的基金或组合,让专业的投资管理机构发掘高速增长的新兴产业,辨析行业周期机会,挑选卓越的企业,共享资产增值。
另外,投资者尽量回避那些预期过高、过度拥挤的行业。2022年跌幅最大的行业就是那些过去增长预期非常高的赛道,结果低于预期的增长现实导致估值超预期收缩。比如,最近疫情防控优化后,受益的出行产业链大幅反弹,预期已经很高,投资者要甄别风险,可能有一些公司的恢复和增长不及市场预期。
齐靠民:尽管近期国家接连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和规划,但由于目前国内疫情处在高发阶段,宏观基本面仍较为疲弱,同时外围市场的风险也尚未消除,因此2023年A股市场整体仍将面对一系列的挑战。即使明年国内经济逐步迈向复苏,市场行情的演绎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持耐心。同时,投资者应放长眼光,追涨杀跌的心态不可取。如果明年存量博弈的情况延续,建议投资者不要过度追逐热点,风物长宜放眼量。
邹奕:作为普通投资者,在2023年要坚定对中国经济及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信心,可以适当加大在权益投资上的比例,建议从自身能力圈出发,在合理的估值范围内,投资长期空间广阔的公司;或选择坚持长期主义的优秀专业管理机构进行投资,也可以选择以宽基指数及其增强型产品作为配置的工具。
谢振东:疫情三年,我们终于看到回归正常生活的曙光,尽管目前处于放开初期感染人数急剧上升、较为混沌的状态。接下来的市场是积极可为的,在市场提供安全边际的情境下我们要敢于相信优秀的公司,多去挖掘亮点;“波折无法避免,但成长会抚平一切”,以更加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相信企业家精神、中国经济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