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西方汽车制造商多年的承诺,到今天应该满大街都是无人驾驶汽车了,这会让道路更安全,拥堵更少。现实并非如此。这显示出无人驾驶的计算和监管难题有多难破解。
通向无人驾驶汽车的道路漫长而曲折,而中国企业正在尝试走一条特色之路。在完全无人驾驶的汽车最终到来之前很久,相关产业链企业纷纷从中受益。
上交所官网11月23日披露,作为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的知名公司——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纵目科技”)科创板IPO获受理。纵目科技主要为国内整车企业提供低速泊车场景的智能驾驶系统,包括全景式监控影像功能、自动泊车辅助功能和自主泊车功能,基本都是L2级别驾驶辅助功能的范畴。
通过本次IPO,纵目科技计划拟募资20亿元。所募资金将用于上海研发中心项目、东阳智能驾驶系统生产基地项目并补充一部分的公司流动资金。
01较低毛利率隐藏不小的风险
根据招股书显示,纵目科技在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前3月(下称“报告期”)营收分别为0.50亿元、0.84亿元、2.27亿元、0.90亿元。而同期,纵目科技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10亿元、1.72亿元、2.69亿元以及0.87亿元。
远超收入的研发投入,让纵目科技在报告期内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亿元、-2.09亿元、-4.16亿元、-1.55亿元,报告期内累计亏损已经达到了9.4亿元。其中5.61亿元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半壁江山。
从毛利率角度来看,由于纵目科技主营业务领域是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驾驶辅助领域,因此公司在报告期内的毛利率仅为10.75%、16.43%、13.21%和10.38%。无论是从公司持续运营角度,还是和德赛西威这样的竞争对手相比,这个毛利率都是很低的。未来公司无论是想实现全面盈利,或者是不断壮大,就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毛利率。
在报告期内,纵目科技的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0.44亿元、0.75亿元、1.63亿元以及0.78亿元,占收入比重分别为89.42%、89.31%、71.84%和86.32%,占比较高。对于一家初创公司来说,在创业初期公司客户数相对较少也不可避免。但大客户过于集中的现象随着纵目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改善。从2022年1-3月情况来看,赛力斯汽车、长安汽车、岚图汽车、吉利汽车以及一汽集团是纵目科技的前五大客户。除了赛力斯外,其他都是国内传统车企集团或者是像岚图一样由东风孵化出来的公司。至于赛力斯,背后则是华为的大力支持。所以这些客户的持续经营没有太大的风险。此外,纵目科技也已经进入了蔚来、理想、合众(哪吒汽车)、上汽、北汽的供应商名单中。
02亟待解决的芯片问题
过去两年里,困扰全世界汽车行业最大的难题就是缺芯。而纵目科技受到芯片困扰的问题尤其明显。
作为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纵目科技提供的驾驶辅助系统中,芯片可能是占据成本最大的硬件所在。通过招股书我们可以发现,在报告期内,纵目科技芯片采购额占物料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0.86%、61.06%、69.53%和60.66%。也就是说,芯片价格的波动,必然会给公司财务状况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在缺芯最为严重的2021年,纵目科技为了确保向下游主机厂按时交货,不得不从芯片贸易商高价购买芯片,使得公司芯片采购的平均单价上涨48.16%,让公司本就不宽裕的财务状况更加雪上加霜。在2022年1至3月份,由于芯片供应紧张的情况相对缓解,公司采购芯片的单价下降超过33%,经营情况得到一定的缓解。
从长远来看,是支持现有的驾驶辅助系统,还是未来即将进军的自动驾驶业务,纵目科技需要为自己找到一个稳定可靠的芯片来源。这样不仅可以确保自己对于主机厂的交付义务,同时也可以锁定价格,保证企业的毛利率。我们甚至觉得纵目科技可以挤出一部分资金投资一些芯片设计公司,并和国内的芯片代工企业签订长期的供货合同。总之,公司不能被芯片卡住自己的脖子。
03难以两全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之争
如果纵目科技能够在科创板闯关成功,在时下,还是很有标志性意义的。
当前,随着今年美联储持续加息,资本市场流动性明显不足,这些缺乏自我造血能力的美国公司面临股价大幅下跌,像Aurora、图森甚至一度跌去了90%。即便是拥有不少量产项目的Mobileye,其IPO的估值也是大幅下滑,让英特尔这笔五年前做的投资无功而返。
根据过去几年的实践可以发现,L4级别那种完全不依赖驾驶员的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短期内难以在市场上全面推广开。其更多还是会被部署在道路工况相对简单的高速公路或者港口、矿区这样的低速场景。即使是Robotaxi这种最有望变现的场景,目前来看市场容量也是相对有限。所以一旦资本市场自身没有了流动性,那些缺乏自我造血功能的公司就会面临很大的融资和估值压力。
在国内市场上,除了小马智行等少数几家公司,绝大部分公司都将资源投向了技术门槛更低的驾驶辅助领域,也就是L2级别驾驶辅助功能。这次IPO的纵目科技,也是L2级别驾驶辅助大军中的一员。这些公司的策略基本是通过L2级别的驾驶辅助技术落地,来实现自己的造血能力。同时通过更多的部署,可以积累更多的道路场景数据,为后期向L3或者L4级别自动驾驶进军进打下基础。
之前国内的驾驶辅助市场更多被博世、大陆、安波福这样的公司占据。但最近几年,像纵目科技、宏景智驾这样的本土驾驶辅助技术公司的崛起,为国内整车企业提供了成本更低、性能更优的驾驶辅助替代方案。随着驾驶辅助功能在国内新车上基本成为一个标配,未来纵目科技这样的驾驶辅助技术公司的市场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现在的纵目科技和国内其他一众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将主要资源投向了驾驶辅助领域,这就意味着其必然放缓在L4级别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和前进的步伐。一旦全球资本市场回暖,专注在驾驶辅助领域的公司必然无法像目光投向L4级别的技术公司那样,获得较高的估值。同时,L2级别驾驶辅助技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L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借用,目前也是需要打上一个不小的问号。
有一个不得不重视的现象就是,随着进军L2级别驾驶辅助领域的公司越来越多,整个市场的同质化竞争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未来很多新晋企业可能需要打价格战才能赢得主机厂的订单。而且从主机厂自身来说,在特斯拉的影响下,它们也在不断夯实自己在自动驾驶/驾驶辅助领域的能力,未来全栈自研也会是一个比较大的趋势。此外,在国内市场上,和纵目科技竞争的还有像百度Apollo,华为这样的巨无霸级别的选手。虽然市场前景很乐观,但是竞争也将非常惨烈。
04总结
闯关IPO只是纵目科技的第一步,未来的道路其实并不好走。在自动驾驶/驾驶辅助领域,衡量企业能力的指标非常明确,就是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可靠地来接管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这个来不得半点作假。
对于纵目科技来说,如若拥有了一个比较好的低成本融资平台,那就应该好好利用这个先发优势,加速填补自己的短板并实现自我造血能力。与此同时,纵目科技也需要将现有的量产项目和未来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能够很好地衔接在一起来提前做好规划。无论L4有多困难,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未来不可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