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稀土巨头旷日持久的稀土调价“大战”终于收场。
12月28日,北方稀土发布公告披露,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调整稀土精矿交易价格及增加采购量的议案》,其中同意票数占比67.8096%,反对票数占比32.163%。
这一议案此前已经被股东大会否决两次,此次也是第三度“闯关”。而交易的另一边,包钢股份在北方稀土中小股东“强大压力”下,曾两度下调供应价格,但仍有大量北方稀土股东不买账。不过,随着此次议案通过,持续近半年的“拉锯战”也尘埃落定。
拉锯半年终获通过
在这场拉锯战中,北方稀土是稀土矿买方,其股东自然不愿看到公司高价购买原材料,而包钢股份方面为改善盈利能力,也不愿卖出低价。这便造成了双方各不相让的局面,令这一议案持续半年仍未通过。
根据包钢股份12月12日公布的议案显示,其拟将稀土精矿价格调整为不含税35313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706.26元/吨(干量)。
此外,北方稀土当时也进一步披露,为满足公司生产原料需求,拟在2022年预计采购不超过23万吨基础上,增加采购5万吨稀土精矿(干量,折REO=50%)。增加的5万吨稀土精矿交易价格按照上述价格结算,即采购总量预计不超过28万吨(干量,折REO=50%),交易总金额调整为不超过人民币95亿元(含税)。
由于有此前两度被否的经历,北方稀土管理层对于这一议案能否在股东大会上最终通过,也显得颇为忐忑。不过,在北方稀土28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这一《关于调整稀土精矿交易价格及增加采购量的议案》终于获得通过,其中同意票数占比67.8096%,而反对票数仍占比32.163%。
而两边投资者显示出截然相反的态度。包钢股份方面有投资者认为“提价成功,未来将改善公司盈利能力”,而北方稀土有投资者则颇感不甘。不过,随着此次议案通过,这一已经拉锯长达半年之久的“调价风波”也总算平息。
议案已两度被拒
根据包钢股份和北方稀土今年1月所公布协议,稀土精矿的供应价格为26887.2元/吨。不过在6月23日,包钢股份发布公告,拟与北方稀土重新签署《稀土精矿供应合同》,拟自7月1日起将双方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39189元/吨。交易价格上调后,较年初水平上升46%。
这一决议立马引起北方稀土中小股东不满。由于两次价格相去甚远,包钢股份也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函,要求说明上调销售价格的主要依据及合理性等。在回复函中,包钢股份表示,公司与北方稀土签定的合同约定,每季度可根据稀土市场产品价格波动情况协商调整稀土精矿交易价格。
包钢股份解释称,今年以来,稀土氧化物价格有较大涨幅,经与北方稀土协商,在综合考虑碳酸稀土市场价格,扣除碳酸稀土制造费用及行业平均利润,同时考虑加工收率及稀土精矿品质要求等因素基础上,拟上调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
不过,上述议案在北方稀土于7月15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未能获得通过。在10月25日,包钢股份再次抛出新议案作出让步,将供应北方稀土的稀土精矿价格调整为不含税37230元/吨(干量,REO=50%),将价格下调将近2000元/吨,但相比于1月份协议价格仍上涨38.47%。
而且在北方稀土召开股东大会的前一日,包钢股份还发布颇有“施压”意味的公告:若北方稀土股东大会仍不能审议通过,双方无法按照现有交易模式开展稀土精矿购销,为保证稀土精矿销售业务的正常开展,拟采取竞价、拍卖等公开方式销售稀土精矿。
但北方稀土的股东并不买账,上述稀土提价议案随后的股东大会上仍然未获通过。
稀土价格近期“抬头”
实际上,国内稀土价格自下半年以来出现较大幅度回落,这一价格回调并不足以打动北方稀土股东,这是双方拉锯的关键。
不过,两大稀土巨头并未死心。在12月12日第三度抛出方案,将四季度稀土精矿价格调整为不含税35313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706.26元/吨(干量)。这一价格较最初抛出的39189元/吨降了约9.89%。
显然,包钢股份希望以这一接近10%的价格降幅打动北方稀土中小股东。不过,对于此项关联交易,北方稀土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批准后方可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国内稀土市场迎来微妙变化。稀土价格自12月初以来出现抬头趋势。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6日最新稀土价格指数环比上月同期涨8%,处于近4个月的高点。其中,氧化镝、氧化铽等创下了近6个月新高。
换言之,如果此次方案再被否决,北方稀土或将面临稀土矿市场竞价,最终价格是否能够低于包钢股份的供应价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在业内看来,这一层因素或许成为议案最终通过的诱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