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财经》文 / 杨力
乐普医疗(300003.SZ)将向150名员工授予227.35万股限制性股票。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的业绩出现下降,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2022年该公司急于分拆子公司上市,为的就是缓解发展中遇到的资金压力。
业绩下降 227.35万股激励150名员工
2023年1月3日,乐普医疗发布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激励对象名单,该公司将以2022年12月30日为限制性股票预留授予日,以10.74元/股的授予价格向符合授予条件的150名激励对象授予227.35万股限制性股票。
年报显示,乐普医疗是心血管疾病全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涵盖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三大板块。
在医疗器械领域,乐普医疗主要涉及心血管医疗器械、诊断试剂和外科等相关领域。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是公司最核心业务,主要包括冠脉植介入、外周植介入、结构性心脏病、心脏节律管理(CRM)、电生理等心血管细分领域产品。该公司还是心血管器械领域技术创新和商业运营的双重领导者。同时,公司还布局体外诊断、外科麻醉等细分领域。
在药品领域,乐普医疗的产品包括原料药和制剂,主要聚集于泛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包括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心衰、抗血栓等用药。2021年该公司有57.88%的收入来自医疗器械,30.587%的收入来自药品,11.55%的收入来自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
2009年就登陆A股市场的乐普医疗在过去几年保持着较快的业绩增长,从2019年至2021年,该该公司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2.41亿元、14.13亿元和18.55亿元,同期增速分别为18.21%、13.87%和31.29%。
然而,2022年前三季度,乐普医疗的业绩出现了大幅下降。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6亿元,同比下降了10.11%;同期归属于上市股东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和18.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5.78%和13.44%。
对于业绩的下降,乐普医疗表示,主要由于2021年新冠疫情相关抗原类检测试剂收入基数较高所致。2022年前三个季度该项目业务总营收占比7.5%,新冠抗原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比下降77%。
发展遇瓶颈 急于分拆子公司募资
资料显示,乐普医疗的子公司乐普诊断是该公司包括新冠抗原的体外诊断业务最大的构成主体。2021年,该业务产品大量出口境外,推动乐普诊断的营业收入同比上涨270.8%,达到37.6亿元。
2022年3月,乐普诊断的新冠抗原产品在国内获批。不过,同类产品在国内有众多竞争对手,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而且,国家医保局也明确发文,产品价格与检测试剂的每人次价格上限为15元。
基于以上原因,2022年上半年,乐普医疗的新冠抗原的收入为4.8亿元,同比下降80%。同期,其子公司乐普诊断的营业收入为16.14亿元,同比下降42.42%。以此计算,该业务第三季度的收入为1.82亿元。若第四季度维持该水平,该业务全年的收入约8亿元到9亿元。
由此可以预测,与2021年相比,乐普医疗的新冠抗原收入在2022年可能同比下降80%至90%。
在业绩下降的同时,乐普医疗在积极推动子公司上市。截至目前,乐普医疗共计划分拆3家子公司上市。其中1家终止,2家成功。
2022年2月23日,乐普生物在港成功上市,发行1.27亿股,募资8亿港元,乐普生物主营肿瘤治疗领域。2022年11月8日,其子公司乐普心泰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乐普心泰成立于1994年,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乐普医疗的第三家子公司乐普诊断计划在2022年登陆科创板,但没能成功。
乐普医疗为何要急于分拆子公司上市。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乐普医疗业绩压力初显,而作为需要烧钱研发的医药企业,乐普医疗存在较大的资金需求,为了获取资金,乐普医疗选择采用分拆旗下业务上市的方式融资。
业绩承压的背后是乐普医疗增长遇到了瓶颈。2021年该公司就增收不增利。2021年,乐普医疗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06.6亿元、17.19亿元,同比变动32.61%、-4.58%。
从2017年至2022年上半年,乐普医疗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35亿元、3.76亿元、5.44亿元、7.36亿元、9.08亿元和4.4亿元,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可见该公司非常重视研发。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大力研发投入的同时,乐普医疗耗费了更多的资金用在销售上。
从2017年至2022年上半年,乐普医疗共计分别实现销售费10.62亿元、18.69亿元、21.72亿元、18.39亿元、21.09亿元和8.23亿元,共计98.74亿元,为同期净利润89.27亿元的1.1倍,消耗掉了全部净利润。
此外,乐普医疗的头顶上还悬着一把“剑”,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该公司的商誉账面价值为33.3亿元。2022年半年报显示,乐普医疗的子公司北京丽瞳、乐普佑康等在2022年上半年增资其他公司收获权益之时,存在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因此,共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6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