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郭树清表示,要将当期总收入最大可能地转化为消费和投资,这是经济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金融服务大有可为。言下之意,就是要让人把收入尽最大可能转换成消费和投资,不要老是存在银行里。
什么是当期总收入?按字面意思是指在一个会计期间里所销售的主营产品及附属品等的收入,当然这里主要指的是商业企业端,如果从居民总收入的情况看,一般是工资性收入加理财性收入。
但是这些收入能不能变成消费与投资,这个需要另说。因为居民总收入中有一部分是可支配收入,但还有很大一部分转化成了储蓄。
我们来看几组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5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2%。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678元,同比增长5.1%,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7%;人均经营净收入4352元,同比增长5.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5.7%;人均财产净收入2463元,同比增长5.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9%;人均转移净收入5157元,同比增长5.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7%。
与此同时,2022年前三季度居民储蓄出现了高增长。截止去年9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6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去年9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55.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7万亿元,同比多增6.16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3.21万亿元,是绝对的大头。
这些数据均创出新高,简单来说就是,很多人把各种收入都存进了银行。
看了上述数据,大家应该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就是工资性收入在可支配总收入的占比非常大,但收入增长却并不明显,在宏观经济遭遇多重压力叠加的大环境下,要想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可能性不大。
在此情况下,还要还房贷、保就业,治病养老教育等费用都必须要储备,有多少余钱能真正用于消费和投资?因此,我们看到的数据就是居民储蓄越来越多。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如果储蓄率过高,银行负担较重,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有限。
目前,光靠投资拉动经济的边际效益递减。2022年总体流动性不可谓不多,广义货币总量M2超过265万亿元,月均增速都是两位数,但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因此,现在很需要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但房地产这个最大的消费板块需求不振,其它领域也难担重任。怎么刺激消费,具体措施有哪些,依旧还不明朗。
目前工资依旧是可支配收入的大头,但增幅不明显。因此要刺激消费,要么让所有人对未来的“住、医、老”都无后顾无忧,要么就是加大非工资性收入的增幅。
如果投资性收入大增,消费的欲望也就刺激起来了。而工资性收入是基础,保房贷保医疗保养老。没有几个人会将当期收入纳入可支配收入范畴,只有中长期收入预期增加,特别是非工资性投资收入增加,才能真正刺激消费,这是相关部门需要高瞻远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