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国数据重磅公布。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
2022年中国全年GDP为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
人口总量为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16-24岁失业率为16.7%;
2022年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5.1%。
另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住户贷款增加3.83万亿元,同比少增4.09万亿元。
对比2021年数据,都有明显的变化。
2021年中国全年GDP为114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1%;
2021年全国人口141178万人,人口净增长48万;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6%;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比上年多增83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6%,16-24岁失业率为14.3%;
2021年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4547亿元,比上年增长4.9%。
另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住户贷款增加7.92万亿元。
可以看到,2022年是我国经济及人口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
其中,最为关键的数据之一,是GDP。
去年全国GDP的预期目标是增长5.5%左右,如今官方公布年终数据,虽不及预期,但也是我们努力做到最好的结果。
2022年经济增长成绩单出炉了,2023年GDP增速目标各地也陆续公布。
已经有22个省份公布了2023年的GDP增速目标,预期目标在4%—9.5%。
其中,广东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
而深圳各区也陆续公布了部分区2023年的增长目标。
宝安区增长目标7%,龙华区增长目标7%,福田区增长目标6.5%,罗湖增长目标6.5%。(其他区暂未公布)
从深圳各区公布的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来看,比去年目标稍有提升。
2022年深圳各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除大鹏新区外,基本在6%—7%之间。
福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罗湖: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0%左右
盐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南山: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宝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左右
龙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
龙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坪山: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光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 左右,
大鹏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0%左右。
注:大鹏是全市唯一不考核GDP的新区。
所以,从福田、罗湖、宝安、龙华的目标来看,就意味着今年深圳的各项投资、消费、进出口等,各个领域都会甩开膀子一场,每个领域相信年后很快可以看到如火如荼的业务。
2023年的深圳,不会更差了,只会更好。
最为关键的数据之二,是人口的变化。
人口净增为,是我国近61年来首次人口净增出现负增长,人口正式步入下滑阶段。
这个数据的重要性,相信关注楼市的人,懂的都懂。
与房地产相关的趋势,在过去这么多年总结的一句话已经体现出来——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政策。
全国人口如此变动,深圳的人口变动,也在人口流入中,起起落落。
从近10年深圳的人口数据变化来看,排除全国人口普查,深圳摸底人口的数据爆炸增加,常住人口净流入的高峰是2017年的61.99万人。
同样,深圳的常住户籍人口净增同样在2017年达到流入的高峰。
虽然深圳2017年后,每年常住人口以及常住户籍人口都有所增加,但人口流入的增速,也跟随了全国人口变动的脚步,出现了减缓。
但对比常住人口与常住户籍人口来看,深圳仍然具备很强的吸引力。
在2017年高峰过后,可以看到,真正落户深圳的人,近十年来都匀速维持在20万人左右。并且在2017年、2019年以及2021年,深圳的当年落户人口,都超过了40万人。
足以看出深圳持续强劲的吸引力,以及青年人口的流向。
当然,在人口增长大潮中,深圳也陆陆续续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抢人措施。
比如落户给予相应的落户人才补贴;比如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房以及安居房的供应以此留住来深青年。
再比如,深圳1月10日发布的《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拟对一孩、二孩、三孩家庭分别发放7500元、11000元、19000元补贴。育儿补贴所需资金市、区财政各承担50%。
其中,有两点比较明确的要求:
1、对于补贴对象,夫妻双方或者一方具有深圳市户籍,
2、且该对夫妻所生育的子女已在深圳市公安部门办理户籍登记。
这就意味着,如果未来需要领取育儿补贴,新生婴儿也须落户才符合申请条件,无形中,也就为深圳未来人口蓄了力。
所以,落到楼市,如果投资房产,未来5年,10年甚至更久,需要思考手中的房子,下一个接手的人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