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行情今日收官,上证指数全月上涨5.39%,创2010年以来最强开局。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月线涨幅分别为8.94%和9.97%。
从今日盘面上看,北交所个股全线走强,北证50指数涨超5%,4只个股涨停,逾20只个股涨超10%,北交所个股走强也带动创投概念股尾盘异动,创业黑马涨超10%,中迪投资、京投发展涨停。
光伏等赛道股展开反弹,钙钛矿电池方向领涨,奥联电子涨超10%,京山轻机涨停。人工智能概念股继续活跃,CHATGPT方向领涨,赛为智能、汉王科技均2连板。板块方面,北交所概念、钙钛矿电池、教育、ChatGPT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
下跌方面,芯片、数字经济概念股陷入调整,诚迈科技、澜起科技等大跌。此外多只业绩预亏股大跌,金一文化、京蓝科技等跌停。旅游、CRO、国资云、半导体等板块跌幅居前。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近2800只个股上涨。
截至收盘,沪指跌0.42%,深成指跌0.8%,创业板指跌1.26%。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9002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619亿。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01.4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60.77亿元,深股通净买入40.67亿元。
01
多只个股业绩爆雷
在昨日高开低走后,今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不少个股由于业绩爆雷而跌停。
周一晚间,A股“雷声”四起,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的业绩预告,公布的预亏损金额超过了2000亿元。航空、地产、钢铁、、中国东航、南方航空2022年合计亏损规模超过千亿元,预亏1033亿元至1117亿元。海航控股、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2022年也遭遇不同程度的亏损。
此外,昔日龙头猪企正邦科技。2022年,正邦科技净亏损预计为亏损110亿元至13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88.2亿元。
整体来看,业绩雷大部分在预期之内,如几大航空公司,市场对其亏损早有预期,因此今日股价并未出现大跌,属于“利空出尽”。
但有一部分则是真的因“业绩爆雷”而惨烈大跌,如预亏10亿元~16亿元的佳沃食品收盘跌超19%;左江科技跌超17%;金一文化、京蓝科技、华软科技、步长制药等多只个股昨日均披露业绩爆雷或不及预期情况,今日均以跌停收盘。
预喜方面,以光伏、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链,以及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传统能源行业表现尤其突出。
不过市场总有“意外”,业绩亮眼的白酒板块今日也集体跳水。业绩一骑绝尘的贵州茅台跌超2%,扭亏为盈的*ST皇台跌停,泸州老窖、五粮液、古井贡酒等跟跌。市场观点认为,白酒股春节前的大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节后躁动的空间。
此外,港股方面今日走势同样不佳,三大指数高开小幅冲高后持续回落均转跌。恒生指数一度跌近2%,恒科指一度跌超2%,尾盘虽然迎来拉升,但截至收盘,两大指数未能翻红。京东、网易、哔哩哔哩、腾讯、阿里等大型科技股全线下跌。
02
超级央行周“压制”股市
除了A股港股,美股隔夜走势也不尽如人意。
截至当天收盘,三大股指集体下跌,标普500指数跌1.30%;纳斯达克指数跌1.96%;道琼斯指数跌0.77%。
大型科技股集体回调,其中苹果跌2.01%,微软跌2.20%,谷歌-A跌2.45%,亚马逊跌1.65%,特斯拉跌6.32%,Meta跌3.08%。芯片股集体下跌,英伟达跌近6%,AMD、应用材料、安森美半导体、美光科技跌超3%,格芯跌近3%,阿斯麦跌超2%。
消息面上,今年的第一个超级央行周压制了风险资产上涨。
本周是今年首个“超级央行周”,市场对美联储、欧洲央行等全球主要央行动向都极为关注。目前,预计美联储将再度加息25个基点,将利率提高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将紧随其后,大概率将继续加息50个基点。
尽管欧美各国的通胀已经纷纷回落,但距离达成最终目标依旧遥远,各大央行前方的路并不好走,需要在抗通胀和稳经济之间把握好平衡。
事实上,海外经济体抗通胀的关键任务仍未完成。随着通胀回落,市场过早押注各大央行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降息,但21财经认为,金融条件过早放松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可能会让央行抗通胀的努力功亏一篑。短期面临的加息风险依旧令风险资产承压。
除了通胀问题外,美股科技股的财报也有爆雷风险。
本周,苹果、谷歌、亚马逊和Meta四大科技巨头都将公布业绩,有英特尔财报“爆雷”在前,市场对科技股2022年的业绩并不乐观,同时,由于疫情限制、供应链挑战以及美元走强等因素,各公司第一财季收入或也将受到影响。
摩根士丹利也在近日提示了风险,由迈克尔·威尔逊(Michael Wilson)领衔的策略师团队在研报中写道,“(美股)投资者似乎忘记了‘不要与美联储作对’的基本原则,也许本周将起到提醒作用。如果投资者仍选择直接蔑视美联储,本月才加入股市涨势的投资者将会大失所望。”
03
关注哪些热点题材?
最后回到A股走势,可以发现,最近两日市场又出现了新热点,ChatGPT概念及其带动的AIGC(AI生产内容)资金关注度显著提升。此外,光伏、智能制造等赛道方向再度活跃。
总体来看,市场的风格进一步向成长股占优的方向倾斜。另外需注意的是,即使成长股内部也呈现出轮动态势,前期较为强势的数字经济与半导体方向遭遇分歧回调。因此,当前的行情仍应以震荡走高的结构看待,相关热点依旧延续着良性轮动态势。
一方面,经历了春节后,价值风格进入的炒作现实的阶段,即从此前的贝塔行情,逐步向阿尔法行情倾斜,而成长股方向仍处于炒作预期的阶段。
另一方面,伴随海外进入通胀压力减弱的窗口期,以及国内增长预期逐步企稳,部分有望受益产业政策支持的细分成长领域有望延续良好表现。财联社评论指出,后续关注的重点先聚焦于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科技成长类方向之中。
对于后续投资,中信建投陈果建议优先把握第一季度的机会,重点先关注价值板块。2023年环境会明显改善,估值端可能会有小幅的扩张,市场具备领先性,价值股在一季度可能就会开始表现。房地产股有机会,但很难成为较强的新主线,还是要去找个股,地产链关注销售端,和家电、装潢有关的。
中长期看,新能源汽车依然在高速增长,现阶段如果估值出现调整,还是可以去把握;半导体产业核心问题是替代率,最终整个产业会逐级改善,是一个整体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