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企业开始盈利了?
1月30日盘后,“科创板人工智能第一股”格灵深瞳发布2022年业绩预盈公告。据悉,格灵深瞳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675.77万元至4013.65万元,而2021年的净亏损为6871.7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虽然同是AI赛道的明星创企,但格灵深瞳的规模还不如后来的“AI四小龙”等企业。但在人工智能企业还在探索商业化过程中亏损运营时,格灵深瞳却可以率先实现盈利。市场对于AI产业备受市场诟病的“亏损”,将重新进行审视,也为AI企业的长远发展赢得更多空间。
格灵深瞳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层和应用层,是国内最早一批全国各省市的数千家网点。
如今,格灵深瞳依托核心技术驱动平台,在研项目涵盖基础算法技术研发和智慧金融、城市管理、商业零售、轨交运维、体育健康各领域产品和下游应用的研发。
2022年,格灵深瞳继续推动AI商业化落地。据悉,在智慧金融领域,格灵深瞳新拓展一家国有银行;其在轨交运维和体育健康领域有多个试点项目正在推进,轨交运维解决方案在多个城轨和机车领域的试点项目进入研发、测试或交付验收阶段;另有基于大规模沉浸式人机交互系统的大宇宙产品也已公开亮相,尝试布局AI+元宇宙的新业态。
格灵深瞳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在于毛利率较高的软件产品的收入增长,而且软件产业还会获得相应的政府补助。在其他收益方面,2022年上半年,格灵深瞳获得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约500万元,在2022年11月,格灵深瞳再次发布获得政府补助公告。而2021年上半年,格灵深瞳获得的同类政府补助仅1500元。此外,在税收方面,格灵深瞳2022年上半年的即征即退的增值税达到950万元,远超2021年的575.52万元。
AI同行仍在亏损,格灵深瞳跳出泥沼
格灵深瞳发布业绩预盈公告时,云从科技发布了一份2022年业绩预亏公告。相较于格灵深瞳的扭亏为盈,云从科技2022年的净亏损同比扩大24.18%至47.75%。
此外,在港交所上市的商汤科技,和刚通过科创板注册申请的云天励飞,以及正谋划IPO的依图科技、旷视科技、第四范式等知名AI企业,由于商业化规模化落地进展进度缓慢,业绩层面都面临巨额亏损。
一方面持续投入保证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另一方面也要加速商业化落地的进展,格灵深瞳的压力也很大。
因为研发投入大,商业化落地不顺,人工智企业会被贴上“盈利难”的标签,格灵深瞳此前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格灵深瞳曾在招股书中直言,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研发投入较高,以及加上多轮股权激励造成的高额股份支付费用。
随着年数增长,格灵深瞳对于股权激励的股份支付费用也会大幅降低;在研发投入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格灵深瞳的研发投入为8998万元,同比增长7.83%,占总营收的比例下降14.05个百分点。
格灵深瞳在创业初期,凭借专业出身的核心团队,很快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明星企业。在2013年创业之初,就拿到了真格基金和策源创投的100万元天使轮投资,其后,红杉、三星、合之力、箴言投资、将门创投等机构也随之入局。尽管格灵深瞳股价目前仍在发行价之下,但有报道称,徐小平和沈南鹏在一场酒局上,将其市值最终定在了3000亿美元。
不过现实很骨感,格灵深瞳在预计2022年盈利之前,也曾走过创业公司的艰难时刻,据悉在2016年,格灵深瞳外部销售频频碰壁,内部资金面临断裂危险时,“账上的钱只够撑几个月”。
更骨感的是,在人工智能赛道,依旧没有一家企业真正用收益填补投入。格灵深瞳预计2022年可盈利,但截至2022年上半年,格灵深瞳累计未弥补亏损仍有1.25亿元。可见,格灵深瞳还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