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股票 > 正文

连续6周净买入!(净值连续两天下跌)

[2023-03-19 08:15:00] 来源:中国基金报 编辑:马嘉昕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近期,伴随着理财市场的不断修复,各家机构也一改自去年11月以来净卖出态势,持续加大对债券的购买力度。

  近期,伴随着理财市场的不断修复,各家机构也一改自去年11月以来净卖出态势,持续加大对债券的购买力度。据悉,自今年2月以来,银行理财已经连续近6周净买入债券,规模高达2869亿元。其中,信用债和同业存单等是主要增配对象,二级资本债等则是减配对象。

  业内看来,银行理财资金加大对债券的购入力度,源于其资产端与负债端的叠加效应。“近期,投资者的需求回升,也促使银行加速对债券资产的购入,同时显示出客户重拾对银行理财的信心,银行理财市场重新归于常态。”

  债券资产连续6周获净买入

  开年以来,随着市场回暖,银行理财资金不断在加大对债券的购入力度。国盛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杨业伟团队测算统计,近6周以来,银行理财资金每周净买入债券现券规模分别为101亿元、685亿元、952亿元、543亿元、95亿元、493亿元,合计买入高达2869亿元。

  民生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谭逸鸣也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自今年2月以来,银行理财债券的净买入已经“由负转正”,并结束了理财赎回潮后的净卖出趋势,加大了对信用债和同业存单配置。“今年2月,银行理财净买入债券规模为2149亿元,较1月增加3077亿元。”

  从购入债券产品细分来看,谭逸鸣表示,今年2月,利率债、同业存单、信用债的净买入规模分别为414、2463、266亿元,不过包含银行资本债在内的其他券种仍处于净卖出状态。

  一直以来,银行理财与债市的波动变化关系密切,主要在于银行理财资金主要配置固收资产,其中过半资产流向债市。而自今年以来,除了债券市场回暖,银行理财端也同样处于修复过程,并整体呈现出理财净值稳步上涨,破净率明显下降,以及新发理财产品规模上涨态势。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从区间收益率看,截至3月7日,今年的理财产品净值区间收益率平均为0.74%,其中,在固收型理财中,纯债固收型、混合债券型、可转债型、非标债权型净值区间收益率分别为0.23%、0.56%、0.45%、-0.08%,此外偏债混合型净值区间收益率为1.53%。

  破净率来看,截至3月7日,今年的理财产品总体破净率从20%降至6%,其中,纯债固收型、混合债券型、可转债型、非标债权型破净率分别降至4%、5%、2%、3%,此外偏债混合型破净率降至26%。

  此外,在银行理财产品发行上,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今年2月,全市场共新发2354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437款,其中有233款为开放式理财产品,2121款为封闭式理财产品。

  源于资产、负债端叠加变化

  在业内看来,当前债券能够获得银行理财资金的大举买入,源于其资产与负债端的叠加变化。

  杨业伟表示,银行理财净增持债券的背后是银行理财赎回压力持续减轻,银行理财规模也将见底回升,一方面是由于净值的修复,另一方面是由于定开产品到期压力也将见顶回落。

  “去年11月“赎回潮”期间,银行理财资金主要减持中长久期信用债,当前,随着理财风险偏好降低,减持以二级债和永续债为主,但减持规模在逐步缩减。而银行理财资金为降低久期以抵御债市可能出现的风险,对1年及以下的信用债增持规模大幅扩大。”杨业伟称。

  此外,对于银行理财资金加大对债券的购入力度,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也对《中国基金报》记者分析表示,近期,投资者的需求回升,也促使银行加速对债券资产的购入,“此也显示出客户重拾对银行理财的信心,银行理财市场重新归于常态。”

  廖鹤凯看来,银行倾向加大对信用债及同业存单的配置,并减少对二级资本债的配置比例,也体现出了市场风险避险需求增加,对低风险高流动性资产的偏好提升。“特别是,近期市场上出现了部分银行决定不赎回二级资本债,更是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对这类标的的选择。”

  据悉,今年以来,不少银行理财子公司在资产端和负债端还采取了主动作为,以期稳定资产端、降低“赎回潮”对资产端的压力。其中,在负债端,通过发行净值波动较低的产品来吸引投资者;在资产端,通过增配短期限的信用债和同业存单以增强资产流动性。

  新型理财产品促进债市维稳

  据悉,自去年银行理财遭遇到“赎回潮”后,从去年12月中下旬以及今年1月份以来,不少银行机构开始改变负债端产品结构以稳定资产端,并募集推出新型理财产品促进维稳债市。

  例如,近期工银理财、平安理财、浦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陆续推出结合摊余成本法和市值法估值的理财产品,部分产品获得积极申购。

  廖鹤凯表示,混合估值法的等新型理财产品的推出也是为降低波动率平滑估值,对大多数低风险偏好投资者颇有吸引力,促进资金持续流入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债市稳定,形成正循环。

  不过,刘银平认为,尽管摊余成本法、混合估值法能平滑债券资产的净值波动,有利于理财产品配置更多的债券资产,不过这两种估值法是在特殊时期应对市场大幅波动的一种策略,很难成为主流估值方法,监管层还是鼓励金融机构采用市价法估值,因此对债市的影响有限。

  此外,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同样维稳,避免再遭遇过往的“破净潮”、“赎回潮”进而加大债市波动压力方面。业内也建议,要让投资者的真实的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实际风险等级相匹配,如此在债市回调时不易触发“负反馈”,避免引发“赎回潮”和机构“踩踏式”抛售资产。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理财机构也要特别重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把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卖给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资者,如果适当性管理不到位,会在资产端和负债端造成不可控的后果。“因此,银行理财机构要加强对数字化等技术的应用,通过数字化等技术更好地实现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与识别,避免负债端冲击资产端。”

查看更多:银行   债券   亿元   资产   理财产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