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次关店风波还不到一年,近日,知名烘焙品牌克莉丝汀再发公告,自曝欠款5700万元,由于若干供应商已展开法律程序,克莉丝汀集团银行账户被冻结,被冻结金额为350万元至400万元,集团目前依赖股东贷款维持运营。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克莉丝汀所有门店均已停业,媒体实体探访克莉丝汀上海总部大楼后发现,大楼已人去楼空,只剩下一位保安在一楼留守。据保安介绍,总部大楼已经关门几个月,保安工资也拖欠了几个月,但目前正在陆续发放。
据克莉丝汀官网
所有门店均已闭店
克莉丝汀于2012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作为“烘焙第一股”,上市第一年,其实现营收13.9亿元,是该公司历史最好成绩。但从第二年开始,克莉丝汀营收开始一路下滑。
2021年年报显示,克莉丝汀当年营业收入约2.9亿元,同比下降27%;净亏损约1.7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约54%。此外,2022年上半年,克莉丝汀营收约4651万元,同比大降71.3%,净利亏损7251万元。
与此同时,门店数量也一直在减少。2019年、2020年、2021年,克莉丝汀分别关闭门店117家、99家、55家。在2022年中期报告中,克莉丝汀披露称,公司门店数量自2021年6月底340家,减少为2022年上半年底246家,其中关闭门店94家。关闭的门店中,57家位于上海地区,23家位于江苏地区,14家位于浙江地区。
上市当年,克莉丝汀股价最高触及1.7港元每股,市值最高超过20亿元,截至2023年3月20日收盘,公司股价报0.067港元/股,市值仅剩约8122万港元,跌幅超过96%。
3月10日,克莉丝汀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因拖欠货款、工资等约5700万元,银行账户被冻结,依赖股东贷款维持营运。
克莉丝汀称,集团现金流紧绌并且遭遇经营困难,在支付店铺租金、供货商货款、员工薪酬方面出现延误,截至2023年2月28日,拖欠金额约为5700万元。由于拖欠货款,若干供货商已展开法律程序,冻结了集团的银行账户,被冻结金额介乎约350万元至400万元,集团目前依靠股东贷款维持营运。
从2022年12月起,克莉丝汀旗下所有零售门店均已闭店。克莉丝汀集团表示,未来计划通过合适的融资方式(如出售资产及股本融资)解决流动资金问题,预计将在2023年上半年恢复营业。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目前,该公司旗下所有店铺均联系不上,多名消费者储值卡无法退费。
陕西德尊律师事务所吕康平律师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克莉丝汀烘焙店门店关闭且无法联系,可能构成违约,消费者可以起诉解决。另外,该烘焙店有可能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如果进入破产程序,消费者的储值卡作为普通债权,清偿顺序比较靠后。吕康平建议,消费者应尝试联系公司,尽快协商解决,实在联系不上建议起诉解决,尽可能早一点主张权利
为何跌落神坛?
从“烘焙第一股”到关闭所有门店,克莉丝汀何以至此?
高纲咨询研究总监高海平在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克莉丝汀的落寞有诸多原因,包括管理层弱、资本运作上思想僵化、企业品牌严重老化、错过冷冻面团业务发展等。
克莉丝汀的溃败与战略失误脱不了关系。定位高端的克莉丝汀在上市后为求迅速扩张,在下沉市场开设了大量门店,巅峰时期克莉丝汀街边店铺超过1000家。但克莉丝汀过高估计了长三角下沉市场对西式健康烘焙的欢迎程度。从上市第二年起,克莉丝汀收入开始逐年下降,但从2015年开始,才意识到高速扩张带来的消极影响,开始大批量关店,但积重难返。
另一方面,高管内斗也对克莉丝汀造成不少消耗。
2017年9月,包括Sparkling Light Corporation(洪敦清实控)在内的3名股东要求罢免克莉丝汀创始人罗田安董事职务,同时委任林煜、洪敦清担任公司董事。2018年11月,克莉丝汀宣布委任朱永宁为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创始人罗田安卸任首席执行官一职,且不再担任董事会任何角色,克莉丝汀创始人时代从此落幕。
而后几年,罗田安曾数次提请召开股东大会,试图“清洗”以朱永宁、洪敦辉为代表的克莉丝汀董事会成员。并曾数次举报克莉丝现任董事会“股东周年大会上拒绝回应股东就本集团一般财务表现提出的问题”、“以不诚实方式处置集团资产”、“涉嫌滥用集团集资活动所得款”等问题。
据媒体报道,2020年5月,罗田安曾向港交所递交实名举报信,称朱永宁通过非法手段获得股权和投票权,上市后的不断内斗拖垮了公司,朱永宁则称罗田安“不诚信,一片谎言”。
此后,克莉丝汀多次上演罢免董事和董事辞职的戏码,罗田安至今尚未回归上市公司董事会。截至2022年底,克莉丝汀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其中,徐纯彬担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朱永宁担任执行董事,洪敦清为非执行董事,另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克莉丝汀董事会成员均未有过烘焙行业工作经验。
记者观察
新中式烘焙成新力量 行业发展趋理性
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蓬表示,克莉丝汀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吃老本”,其在创新升级以及产品质量上已赶不上整个消费升级的速度,如今新生代消费者的需求一直在倒逼着整个烘焙行业创新升级,而固步自封终究会被消费者抛弃。
近几年,在中国烘焙市场中,中式烘焙在快速增长。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新中式烘焙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21世纪以前国内以传统中式糕点为主,2000年至2010年,西式糕点在国内快速扩张;2010年至2020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红经济的火热,网红食品级跨界品牌也加入烘焙赛道,软欧包配茶饮风靡一时,同时新中式糕点也开始酝酿;2020年至2021年,新中式烘焙赛道成为投融资热点,国内新中式烘焙品牌大量扩展门店;2021年下半年,受疫情影响,餐饮业压力较大,并出现闭店潮,在此背景下,新中式烘焙品牌融资仍然不断,发展迅猛;进入2022年,随着2021年来出现餐饮闭店潮,新中式烘焙行业仍在增长,但资本市场热度有所下降,行业发展也逐渐趋于理性。
近年来,烘焙行业新兴品牌频现,各品牌扩店速度加快,但美团数据显示,2021年烘焙门店的闭店率上升为23.77%,因此,在资本市场,投资者变得更为谨慎理性。据中国焙烤糖制品协会联合相关机构发布的《烘焙经营增量场景研究报告2022》,2021年,烘焙赛道投资数量达26起。2022年,该赛道融资数量腰斩。
此外,同质化问题也是烘焙行业的难题之一。多名消费者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每家蛋糕店产品都差不太多,很少有店内独创产品。
在产品同质化严重、资本市场遇冷的现状之下,如何实现逆势增长,成为摆在各大烘焙品牌面前的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