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前三季度,迈瑞医疗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32.96亿元、81.02亿元,各自同比增长20.13%、21.6%。今年3月底的调研中,公司就人工智能应用、手持超声产品、ESG定位等回答机构投资者的问题。
实际上,除了如迈瑞医疗这样的行业龙头,近些年行业内也不断涌现出多家市值超百亿的上市公司。他们涉及医疗器械、精密制造等,共同特点是创新产品的不断丰富,以及下游客户场景的不断拓展。其中蕴含的机遇和风险,在2022年报发布的节点,值得每位投资人追踪和研究。
01
海尔生物(688139.SH)
营收同比增长35%,品类和场景延伸贡献
海尔生物是医疗场景解决方案的一线企业。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28.64亿元、5.33亿元,各自同比增长34.72%、27.47%。
按收入结构分类,2022年海尔生物的生命科学、医疗创新等板块分别为12.45亿元、16.1亿元,各自同比增长42.43 %、29.41 %。
资料显示,海尔生物的核心技术是智慧实验室全场景方案,涵盖了低温保存箱、自动化生物样本存储库、自动化细胞工作站、自动化液氮罐、生物安全柜、二氧化碳培养箱、离心机、 高压灭菌器等产品。这些产品对性能均有较高的要求,延展至医疗创新场景上,包括数字医院、智慧公共卫生、智慧用血等。
业绩增长,主要与品类和场景不断延伸有关。报告期内,海尔生物的自动化样本库在多个高校落地,且不断有实验室新品上市,比如在样本存取场景升级了覆盖-196°C 常温全温域。其中,生物培养类、实验室耗材类产品连续增长,新增用户占比超30%。
而且,海尔生物的海外销售额也快速攀升。报告期内,公司海外收入实现8.34亿元,同比增长56.45%。海外经销网络总数超700家,覆盖8个中东欧的地区。
然而,海尔生物的风险也非常明显。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8.9%,主要来自非经常性损益。同期,该科目中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76.08万元,2021年为4.09亿元。
根据非流动资产科目,2022年海尔生物的商誉为4.51亿元,2021年为3.23亿元。今年3月的机构调研中,公司回应并购项目影响,即通过收购康盛生物、金卫信分别进入实验室耗材领域、妇幼保健业务,其他未做说明。
02
铭利达(301268.SZ)
净利同比增长172%,产能扩张推动业绩增长
铭利达是一站式多工艺的精密结构件龙头企业。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2.19亿元、4.03亿元,各自同比增长75.16%、171.93%。
按收入结构分类,2022年铭利达的精密压铸结构件、精密注塑结构件、型材冲压结构件分别为12.89亿元、9.64亿元、8.85亿元,各自同比增长57.43%、68.07%、114.72%。
资料显示,铭利达的核心技术是精密结构件的种类更丰富,涵盖了金属及塑胶两大类别,从而满足光伏、安防、汽车、消费电子等多个细分领域。比如光伏领域,对组件的散热性和耐腐蚀性有较高要求,汽车则是对轻量化、力学性能、精密度以及致密性等有所要求。
业绩的增长,与产能密切相关。过去,铭利达只有东莞、江苏、广安等基地,目前已扩展至广东肇庆、湖南长沙、重庆铜梁等,计划国内将至少有8个基地。一个重要的指标,公司人员从2021年的2807人增长至2022年的4008人。
其中,铭利达在2022年第三季度大量招聘新员工,目标就是为今年的产能提升做储备。从人员构成看,生产、技术分别为3156人、482人,2021年各自为2368人、227人。相应的人力成本,研发费用、管理费用中的职工薪酬分别为0.54亿元、0.4亿元,2021年各自为0.31亿元、0.23亿元。
按下游客户类型分类,公司将增量的重点放在汽车行业。2022年,公司汽车类客户收入7.96亿元,同比增长315.4%,名单中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宁德时代、Gramme等。
传统客户中,铭利达的下游集中在光伏和安防,2022年分别实现收入17.65亿元、3.64亿元。前者涉及的客户有SolarEdge、Enphase、Tesla、阳光电源,后者有海康威视、华为、Axis等。
03
微创医疗(00853.HK)
2022年亏损放大,创新子公司谋求分拆上市
微创医疗是一家创新高端医疗器械的综合集团。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实现8.4亿美元(约57亿元),同比增长15.6%;年内亏损有所放大,达到5.85亿美元(约40亿元)。
按产品板块看,微创医疗覆盖心血管及结构性心脏病、电生理及心律管理系统、骨骼与软组织修复科技、大动脉及外周血管疾病、脑血管与神经调控科学、外科急危重症与机器人等十二大业务集群。
同时,近些年微创医疗已拆分多家子公司上市,包括心脉医疗、心通医疗、微创脑科学、微创机器人。这些子公司受益于新产品上市、市场推广,收入均有所增长。
报告期内,主营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业务的心脉医疗(688016.SH)实现收入8.97亿元,同比增长30.95%;主营心脏瓣膜业务的心通医疗(02160.HK)实现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25%;主营神经介入业务的微创脑科学(02172.HK)实现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43%;主营手术机器人业务的微创机器人(02252.HK)实现收入0.22亿元,同比增长904.8%。
从业务与资本运作的角度看,当微创医疗创新业务成熟时,公司就会谋划拆分上市。报告期内,公司亏损扩大的原因是个别长期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及计提的减值拨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