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双寡头隆基绿能和TCL中环不约而同向电池片发力。
隆基绿能4月10日公告发布披露,拟投资35亿元建设年产12GW单晶电池项目。而就在两天前,TCL中环宣布发行可转债募资138亿元,其中超百亿元投向N型电池片项目。两家公司斥巨资投向电池片环节也引起市场关注。
隆基股份年内新投资的电池片产能已经超过100GW。实际上,不仅是硅片双寡头,包括爱旭股份、晶澳科技等赛道玩家均在加码电池片环节投入。在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看来,未来光伏行业成本下降主要将由电池来决定,尤其在硅料、硅片和组件的技术成熟稳定的背景下。“如果不具备低成本的电池产能,实际上没有下一轮竞争机会。”
不同于去年“拥硅为王”,光伏行业目前大有“得电池者得天下”的趋势,
两大巨头超百亿投资
隆基绿能10日披露,其4月8日与铜川市人民政府、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单晶电池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拟在陕西省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12GW单晶电池项目。项目投资总额约35亿元(含流动资金),预计2024年下半年开始投产,2024年底达产。
按照隆基绿能说法,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高效电池产能规模,优化公司产能布局,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隆基绿能今年以来已经多次大手笔布局电池片环节。1月份,隆基绿能先后发布了将公司西咸乐叶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的规划产能调高至29GW,同时拟投建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在3月份,隆基绿能又公布拟投资77.77亿元建设鄂尔多斯年产30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仅电池一项,隆基绿能今年新投资的产能就将超过100GW。
相较于隆基绿能动辄100GW产量,电池片环节是TCL中环相对薄弱环节。此前,TCL中环略显“另类”,持续押注硅片产能,2023年末该公司单晶产能规划将达到180GW,这一规模遥遥领先行业第二梯队。
此外,TCL中环还在组件环节也有布局,2022年,TCL中环光伏组件销量6.6GW,同比增长58.58%;实现营收108.42亿元,同比增长77.20%。
TCL中环唯独在电池环节布局较少。正是基于这一因素,TCL中环近日选择重金砸向电池片赛道。4月8日,TCL中环发布公告称,拟发行可转债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8亿元,其中的103亿元拟用于25GW 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工业4.0智慧工厂项目。另外,该公司近日称,2023年公司规划电池业务产能为7GW。
作为硅片环节的双寡头,隆基绿能和TCL中环具有绝对产能优势,已经具有绝对话语权。
根据Solarzoom统计数据显示,隆基绿能和TCL中环2022年硅片产量分别占据整个市场26%和22%,合计占据整个市场产能近五成。较其他二线生产企业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其余一体化公司或者硅片生产企业产量占比约为5%-10%。
电池片成为行业关键
硅片双寡头近期大手笔加码电池环节,释放了什么信号?
随着在一份研报中分析,如此布局一是可以提升自供保障,同时实现一体化降本;二是有利于企业在技术迭代过程中各环节之间能有更好的配合,使得技术革新可快速嵌入,取得市场先发优势;三是可以有效平抑产业链价格波动对公司盈利的影响,增强抗风险能力。
以2021年为例,在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一体化企业组件业务仍保持12%以上的毛利率,而专业化企业协鑫集成和亿晶光电组件毛利率分别为5.37%和-2.43%。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作为一体化关键环节,电池片当前产能明显小于上下游。回顾看来,电池片情况不同于上游硅料和硅片,在2021年前后光伏电池片曾受上下游挤压,当前盈利早已处于底部。2021年通威股份的电池片组件业务毛利率也不到9%,而爱旭股份同年的电池片业务毛利率则仅为5.43。
在业内看来,在盈利较低的背景下,电池厂商过去2年扩产意愿普遍较低。而且,过去1-2年电池片环节正处在P型向N型的储备期,关于技术路线分歧较大。由于过去缺乏明确的行业共识,出于规避技术迭代风险的考虑,电池片厂商扩产力度比较温和,尤其是存量结构中大尺寸电池占比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