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中特估”)行情来袭,成为最显著的投资主线之一。新一轮国企改革政策预期不断升温,公募基金把握机会积极布局,推出的央企主题产品受到热捧,所带来的增量资金有望进一步推动行情演绎。
央企主题ETF密集上报发行
近期,央企主题公募产品受到市场关注。首批3只央企回报ETF日前开始发行。市场人士预计这批产品将为本已大热的“中特估”行情再添一把火。
实际上,上周发行市场出现的比例配售已经显示出行情的火热。5月13日,年内首只央企主题ETF——华泰柏瑞中证央企红利ETF发行,有效认购份额超过20亿份发行上限,启动“比例配售”。
存量产品方面,今年以来场内“中字头”ETF持续受到资金青睐,15只央企、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偏股主动型基金2022年年报的前十大重仓股中,“中特估”概念股所占的持股市值比例仅有1.18%。而2023年一季报披露的持仓中,“中特估”概念股占偏股主动型基金持股市值的比例已提高到了4.19%。
“中特估”概念股持仓占比明显提高。上述数据显示,一季度,30%以上的偏股主动型基金加仓“中特估”概念股,198只基金在2022年底时尚不持有“中特估”概念股,而在一季度买入。
中信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对港股上市央国企股票的持股市值比重达到2019年以来的最高值,央国企持股总市值占港股持股总市值的比重由2022年四季度的25.1%上升到2023年一季度的32.9%,更是远高于2020年低点时的7.5%。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正深刻影响基金公司的投研,不少基金公司在加大投研力量。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表示,积极践行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是资本市场的使命,投资者需要学习领会并针对原有估值体系进行改造,以适应现实的需要。明确该体系的框架是首要工作,合理设置指标也非常重要。投资者的认可和实施是“中特估”能否具备长期价值的基础。
体现社会价值与国家战略价值
央国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企央企的发展要符合国家战略,同时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受访基金经理认为,对央国企估值要充分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和国家战略价值,目前看,企业社会价值评价体系已初步形成。
“如何定价国有企业承担社会价值、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价值?首要任务就是构建中国特色的价值评价体系,改变之前的从私人股东权益出发,现金流折现为主要方法的单一价值估值体系,将社会整体价值观念纳入中国特色的ESG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与国家战略价值。”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杨振建表示。
王帅认为,“中特估”的核心应是注重企业价值的可持续估值,重视股东、员工和社会责任等要素对企业稳健成长的意义,重视稳定的现金流、持续增长的盈利、科技创新对提升企业内在价值的积极作用,这有助于提高估值定价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嘉实金融精选基金经理李欣认为,估值的方法和指标包括产业链上下游的衡量、全要素成本等,还包括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强调政策优惠、产业发展、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等各种因素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这些因素对估值结论和判断产生影响,使得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与传统的估值体系有所不同。
“估值思维的变化,以及估值结论和估值判断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和经济的特点,提供更精准、更合理的企业估值信息。”李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