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以来,裁员和降薪传闻让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证券”,600918.SH)近期颇受关注。
5月20日,有市场有传言称,因2022年自营业绩太差,中泰证券一次性解散公司自营部门。另有报道称,中泰证券在5月19日下发了人事任免文件,免去自营条线下的证券投资部门4位负责人职务。
紧接着,5月23日,又有"今年中泰证券各个业务条线年终奖均较往年有所下降,整个投行都没有年终奖"的消息再次传出。
对此,中泰证券相关负责人回应媒体时提到,“近期,公司在业绩导向下,对自营条线下证券投资部门部分人员进行了调整。公司并未取消投行全员年终奖,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调整优化了奖金发放方式,部分奖金体现在日常,这样年底的奖金部分就相应减少了。”
不过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只是免职了自营业务条线四个负责人,但几人都是总经理、副总经理级别,相当于自营部门大“换血”。
如中泰证券相关人员的回应所说,该券商自营部门人员调整,与其2022年业绩有直接关系。
01
自营业务收入降幅超行业水平
年报显示,中泰证券2022年自营业务净收入为-3.51亿元,同比减少112%。其中,投行业务净收入10.18亿元,同比下降20.53%。而中泰证券2021年自营业务收入高达30.18亿元。
所谓证券自营业务,是指券商以自己的名义和资金买卖证券从而获取投资收益利润的证券业务,买卖的证券产品包括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A股、基金、认股权证、国债、企业债券等。据了解,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均属于中泰证券自营业务。
Wind数据显示,按"自营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证券公司2022年自营收入进行排名,中泰证券2022年自营业务收入在43家上市券商中位列倒数第四。
2022年,证券业整体自营业务收入608.39亿元,同比下滑57.12%,中泰证券112%的降幅远超行业水平。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中泰证券自营业务跑输同期市场,折射出自营团队提升资产配置水平和风控能力的急迫性,需对自营业务与资产配置品种进行把关优化。自营业务是券商业同质化严重的领域,也较强依赖外部行情,想要防止大起大落需多元化对冲。
细分来看,截至2022年末,中泰证券金融投资类资产规模较年初下滑15.41%至693.58亿元,其中基金、股票类资产规模同比下滑27.72%、18.02%至36.71、37.31亿元。2022年,公司投资收益为11.74亿元,较2021年的23.98亿元同比减少51.04%。
其投行业务同样表现不佳。2022年,中泰证券投行业务营业收入9.36亿元,同比下降22.86%,毛利率同比减少19.59个百分点。
中泰证券在年报中表示,投行业务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承销规模同比下降。
券商做自营,一方面源于业绩增量的考虑,另一方面源自于券商同业者之间的竞争。
投资分析人士认为,被业界冠以"靠天吃饭"的自营业务,其风险主要来自于二级市场,2019年券商自营业务的大幅增长,是因为2018年底至2019年一季度,股市快速回暖,这使得券商加大了对股市的配置比例,自营投资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因此,自营成绩的好坏,需要团队具有极强的配置能力、调节能力、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山西证券表示,对不同资产的配置取向及配置节奏带来自营业务的表现差异,2022年,券商自营业绩表现出较大分化,头部券商整体表现好,正是依托于庞大的客户基础带来的敏锐市场反馈。
公司在去年年报中提到,2023年要注重提高自营权益类投资收益率。“金融市场业务将注重提高权益类投资收益率,提升固收业务投资与信评能力,加强团队建设,提升量化对冲、做市、套利业务能力。”
02
去年归母净利润降逾8成
年报显示,中泰证券2022年营业收入93.25亿元,同比下降29.09%;归母净利润为5.9亿元,同比下降81.56%,这一增速在43家A股券商排名倒数。
一般来讲,证券公司营收构成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证券承销业务收入、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及其他业务收入等。
细分来看,中泰证券2022年业绩大幅下滑主要源于其多个主营业务收入下滑。
中泰证券在财报中称,2022年,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股票和债券市场出现不同程度调整。公司持续推进投资统计,2023年一季度上市券商自营规模5.7万亿,同比增15.2%。经测算年化自营收益率3.4%,上年同期为-0.17%。
中泰证券业绩出现可喜的回暖。一季度营收35.70亿元,同比增长92.77%;归母净利润11.53亿元,同比增长424%。
按"自营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简单估算,太平洋证券给出数据称,一季度中泰证券实现自营业务净收入13.85亿元,同比由负转正,营收占比38.80%。
尽管自营传来利好,但摆在管理层面前的难题依然存在。例如去年踩雷“15华信债”,或将对2023年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022年报显示,中泰证券持有上海华信的“15华信债”公司债券(标的额为1.89亿元),因上海华信正常经营受到重大影响,无法按期偿付债券到期应付的本息,导致该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为追回债券本金及利息,中泰证券对上海华信提起仲裁,今年2月28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终结破产程序。
目前来看,中泰证券收回这笔债券本息的可能性较小。据财报显示,2022年,中泰证券将对上海华信的130.98万元应收款全额计提坏账,原因是“预计收回可能性较小”。
市场行情变幻莫测,想要让自营业务真正摆脱“靠天吃饭”,增强抗风险力、业绩确定性,证券公司还需练就扎实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