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富故事 > 正文

“烟王”的自诉

[2015-07-14 15:57:46] 来源:转载 编辑:北间溪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人物简介 褚时健 他曾是亚洲“烟王”,如今是中国“橙王”。他不管做什么,都能做到极致。不抱怨,只做事,他被企业家奉为精神偶像。人生起起伏伏,他一直是传奇。 褚时健,1

  “褚橙”难求,就如上世纪90年代,玉溪卷烟厂的烟一样。

  最初,褚时健没有想到种出来的橙子会这样火。

  “我怕搞出来的果子要托亲人朋友帮忙销售,所以就想,在现有条件下,一定要做到全国最好”。种橙遇到不少具体问题,他坦言“吃了不少亏”,但一年把问题解决一些,一年年积累,“最终还是达到了”。

  如今“褚橙”大受欢迎,褚时健仍然觉得要解决的问题不少,“有些人说吃下来口腔的感觉,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现在还说不清楚,但我们的技术管理很规范,努力做看看”。

  “吃得舒服”,是褚时健对种出来的橙子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他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土地和气候的规律。

  比如土壤含水量严格控制在60%-70%,不断研究和调整肥料结构。2006年,新果树第一年挂果,由于落果严重,2400亩总共只收了14吨。褚时健研究后认为一亩地种148棵果树过密,一下子砍掉了1万棵。之后,他果园的树每年砍10%,到现在每亩地只保留80棵,但产量却年年提高,质量也越来越好。

  回忆起当年为什么要种橙,褚时健说动机很简单,一是解决晚年生活的经济需要,二是找事做。“只要活着,就要干事”,这是褚时健对自己的概括。

  现在,种橙的事业越做越大。原来两千多亩的冰糖橙果园,现在变成了5000多亩,接着还在漠沙镇扩展3000亩种植沃柑,下一步打算在曲靖马龙县种苹果。

  “北方所有的苹果都赶不上云南这个高原上的苹果,种在海拔2000米左右,出来味道特别好”。种苹果已列入褚时健的五年规划中,“我们准备种1万亩左右,用5年时间搞到五六万亩”。

  对于“褚橙”的未来发展,褚时健只认一点:质量要比同行好。“不管是1万亩,还是5万亩,规模扩大的同时,品质不降而且要逐年提高”,他说,“质量提高也有规律,把它研究好了,做得踏实一点,只要认认真真,应该能做到”。

  企业家的偶像

  2012年,“褚橙”首次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那时,在北京坐出租车,都会看到咧着嘴笑的褚时健的形象,广告语是“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

  在很多中国企业家心中,褚时健是个传奇。1979年10月,褚时健走出哀牢山,51岁时接手玉溪卷烟厂。他用了17年,将名不见经传的烟厂打造成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红塔集团,累计税利991亿。

  然而,70岁那年,褚时健却因经济问题被判无期徒刑,长女褚映群在隔离审查期间自杀身亡。古稀之年,遭遇牢狱之灾、丧女之痛,褚时健走下神坛,却没有被击垮。

  2002年,褚时健保外就医后,默默回到哀牢山上种橙子,远离尘嚣。

  2014年11月,《褚时健 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一书出版,褚时健为该书作的序不讳言,“出一本写我的书,并非我的需要。一个人活到这个岁数,经历过这么多事情,对于述说已经没有了兴趣。”

  过了85岁,他感到体力明显下降,“不想见太多的人,精神不够,应付不来”。但有些“谈得来”的朋友,比如万科董事长王石到访,他会提前到村口等待。

  王石2003年第一次拜访褚时健时,还没多少人关注这位昔日“烟王”。

  到了哀牢山,王石看到褚时健戴顶破草帽,穿着圆领旧衫,正和一个修水泵的人就60块还是80块讨价还价。王石写道,“他一年创造300亿元税利的时候,万科的经营规模才30亿元。我们去年才缴了300亿元的税,而褚厂长在二十年前就达到这个数字了。”拜访归来,王石写了《哀牢山下冰糖橙》一文,外界注意到这位曾经辉煌的老人。

  此后,王石又数次拜访他,“每次都是带着崇敬的心情来取经”。

  如今,十多年过去,“褚橙”再一次证明了褚时健的成功,“褚橙”也被称为“励志橙”。据出版社介绍,褚时健传记《褚时健 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上市一个月已售出9万册,其中近2万册是由企业订购。

  “褚橙”走红后,联想的柳传志也种起了猕猴桃和蓝莓。柳传志曾向褚时健“取经”,褚时健建议“种水果,品质要依托自然条件,按照自然条件管理”。现在“柳桃”、“潘苹果”等大佬农产品都已上市,褚时健却不担心市场竞争,“我从做烟的时候就没怕过。你魔高一尺,我道高一丈。你在不断提高,我也在提高”。

查看更多:褚橙   玉溪   苹果   辉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