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富故事 > 正文

无人机:千万别惹祸!

[2015-07-27 10:36:51] 来源:网络 编辑:南山雨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一直以来风风火火几乎被捧上天的无人机开始被各种嫌弃。原因很简单,这货到处惹祸!
        导读:一直以来风风火火几乎被捧上天的无人机开始被各种嫌弃。原因很简单,这货到处惹祸!

  一直以来风风火火几乎被捧上天的无人机开始被各种嫌弃。原因很简单,这货到处惹祸!
  最近两周惹的祸
  1)7月17日,美国加州圣贝纳迪诺,消防部门在执行一次高速公路灭火任务时在危险空域遭遇了5架相互追逐的无人机,导致消防直升机无法正常作业并被迫提前返航。相关官员事后表示,这次意外至少造成了灭火工作20分钟的延误。而就在上个月,加州另一场火灾中,同样也出现了来自无人机的干扰--那场大火烧掉了3500英亩的土地、5所房屋和20辆汽车。
  2)7月21日,波兰华沙,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机场降落期间险些与一架无人飞行器相撞,双方相距不到百米。空管方面临时关闭事发空域,要求超过20架准备降落的飞机改变航线。
  3)同日,英国伦敦,一架无人机在希思罗机场上空被发现,而其距离一架正准备着陆的空客A320客机的机翼仅仅6米左右。这也成为近1年中,英国有记录的在机场附近第7起无人机险与客机相撞的严重事件。
  4)7月22日,中国台湾,一名大陆游客操控的无人机在航拍时撞上了台北101大楼并坠落。尽管事件并未造成大楼玻璃帷幕破损和人员伤亡,但其仍然因涉嫌违反台湾地区航空法规而遭到警方传唤,并需要支付大楼的安全评估费用。
  5)7月23日,印度孟买,警方宣布逮捕了一名房地产网站员工,该员工被指涉嫌使用无人机航拍印度高度敏感的原子能研究中心。
  白纸黑字的立法限制
  面对快速发展的无人机产业,当前不少国家在监管层面近乎是一片空白。而面对频发的安全事故,各国政府近期也开始出招规范无人机的使用。
  1)7月15日,美国加州议员向众议院提交法案,要求对使用无人机干扰灭火工作的操控者处以1000至5000美元的罚款,同时施加最长6个月的拘留。
  2)7月16日,日本内阁确认,包含小型无人机管制措施的《航空法》修正案已正式敲定。今后,未获许可的无人机将禁止在住宅密集地及机场周边飞行,全部地区原则上也不允许夜间飞行。违者将处以50万日元(约合2.5万元人民币)罚金。
  3)7月20日,上海宣布,年内将牵头制订《上海市遥控航空模型飞行管理办法》。按照新规,包括四轴无人机在内的遥控航空模型在公开区域内飞行都要持证;非法驾驶还可能被处以5至10天的行政拘留。据了解,这种航模飞行执照将分为特级、中级、初级,每个级别的考务费为560元。
  4)7月22日,英国民航局发布无人机安全管理规范。根据这套“无人机法案”,普通用途的无人机只能在视线可及的距离内(大约500米)操作,飞行高度不可超过122米;载有摄像头的无人机不能在距离人、车辆或建筑物50米以内的地方飞行:在大规模人群集会场所,规范的安全距离是150米。
  5)英国民航局警告称,在英国机场起飞和降落的无人机一旦被发现干扰客机飞行,其操控者属于刑事犯罪,将会面临指控和监禁。
  6)同日,欧洲航空安全局透露,已经开始着手规划无人机的使用规范,以安全、隐私为基本原则,进行相关规范。尽管欧盟不少会员国已经针对无人机进行管制,但由于各国规范不同,缺乏完整的监督框架,因此欧洲航空安全局决定提出统一的无人机管制办法,预计最快2016年就能实施。
  7)7月23日,新西兰运输部宣布,无人机只能在白天自由使用,同时不能飞出操控者肉眼视野范围之外,且不得超过120米的垂直高度。如需在夜间或超出规定距离使用,须获得民航管理局批准。同时,无人机须为其他飞行器让路,不得在机场附近4公里范围内活动。
  8)同日,印度内政部、空军、议会、民用航空局和执法部门官员举行高级别会议,讨论对无人机民用的使用规定以及成立专门管理机构。
  “反无人机联盟”
  光有政策是不够的,为防止无人机成为祸害,“反无人机联盟”已具雏形。
  军警部门称:通常,无人机违规飞经的区域经常是政府机关、军事机构和一些机密的工业设施。为此,法国政府开始与国防电子器材制造商合作研发小型飞行器的雷达防御系统,专门用来击落那些去了不该去的地方的无人机。
  民间机构:相比于军警部门以国家安全为名的大手笔,一些民间活动的组织者则必须考虑成本。今年,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一场马拉松赛事上,组织者便准备了网枪来捕捉那些不请自来的无人机。
  制造厂商:由于不少无人机是通过GPS进行定位的,故不少无人机厂商开始尝试在系统层面为其设置禁飞区。以在北京为例,大疆创新的无人机就在五环内通过GPS设置了禁飞区,用户在上述范围内是无法通过手柄让其起飞的。不过也有观点认为,鉴于这种方式基于网络的侦测和识别,所以其也存在被破解的隐患。
  对于政府监管部门而言,无人机可能会干扰到航空、消防、行政行动等诸多方面,同时这种新玩意儿几乎来无影去无踪--干了坏事儿根本抓不到,好不容易抓住了一台也找不到主人是谁,自然也就无从处罚。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无人机偷拍、骚扰所带来的潜在的隐私泄露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华盛顿邮报》此前曾撰文指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中,无人机飞越房屋、农场和商业场所,这实质上使得它们把人们带入了一个“监视社会”,每一个人都被跟踪、监视和审查。
  缺乏约束的无人机将成为一个麻烦制造者,其给我们带来的弊端很可能会大于好处,人类该给它们划出一道飞行的边界了。
查看更多:无人机   惹祸   限制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