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富故事 > 正文

顾雏军:从董事会主席到顽固的申诉者

[2015-07-28 10:48:05] 来源:网络 编辑:南山雨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曾经名噪一时的格林柯尔系企业的所有者顾雏军,在2012年9月出狱之后的三年时间里,一直把主要精力花在了上诉上。他近期接受了界面新闻记者的专访,描述了他如今的状态以及狱中生

  监狱规定每名犯人每月可买350元的东西,钱是由家属打到账户上去的,一次最多打5000元,花完为止。
  由于在狱中吃得不好,顾雏军的糖尿病也越来越重。顾雏军说,监狱里230多个有病的犯人,从严重程度来看他可以排在第一位,除糖尿病外,他还有高血压、心脏病。“那些排在我后面的犯人很多都申请保外就医了,唯独我的申请一直无法通过。”对此他很无奈。
  狱警安排他去做了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修补和借阅管理。在那个可容纳四五十人的监狱图书馆里,顾雏军可以安静地看书,“我几乎看完了监狱里所有的数学书,还写了篇数学论文。”刚出狱时,顾雏军曾对媒体表示想把他写的数学论文翻译成英文,拿到国外去发表。
  早在1988年,曾在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的顾雏军,就已在一本名为《能源》的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一个新型热力循环的研究》,据称被国际工程热物流学界命名为“顾氏循环理论”,并因此发明了格林柯尔无氟制冷剂。
  经同学介绍,顾雏军接触到了英国的一名投资商,在英国创办了顾氏热能技术(英国)有限公司。从1990年到1995年在欧洲发展的五年间,英国投资商出厂房和资金,顾雏军出技术,靠卖制冷剂分红赚钱。
  赚到了第一桶金后,顾雏军决定带着1.7亿美元回国发展,他相继投资并购了一系列公司,并在香港和内地拥有五家上市公司。2001年时他通过旗下顺德格林柯尔斥资3.48亿元收购了科龙电器26.43%的股权,就此成为科龙电器的第一大股东。
  收购科龙后的第二年,顾雏军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科龙当年扭亏为盈,2004年时销售额达到128亿元,每年差不多翻一番。“如果我不被抓,2005年科龙可以完成销售额200亿元。”顾雏军表示。
  但这一切都止于“如果”了。
  2005年5月10日,科龙发布公告,公司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当年8月1日,顾雏军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虚报注册资本等经济犯罪,被广东佛山当地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008年,法院一审判决顾雏军有期徒刑12年,执行10年。
  从得知科龙被证监会调查,到进入看守所再到入狱的3年多时间里,顾雏军一直认为自己并不会真的坐牢,也尝试过提供多方证据上诉来证明自己无罪,但始终无法改变一审判决。
  顾雏军一再强调,2006年3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集体做出结论,顾雏军案“立案动机不纯,不够立案条件,应做不起诉处理”,并通知广东公安部门放人。“但后来,前去看守所接我的弟弟只能失望而归。”
  顾雏军还向界面新闻记者讲述了一系列如何“被诬陷、被强判又据理力争”的前因后果,当中不乏涉及一些已退休或仍然在位的高官。有关案件的所有细节, 包括一些数据,他都随口而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一件已经盖棺定论的事实,也可能只是新闻和案件里的数字,但对顾雏军而言,却仍然是再次与命运抗争的 机会。
  顾雏军的上诉已经第七次被延期。“前五次延期广东省高院都是电话通知,第六次和第七次连一个电话也没有,只是在网上发布了。”顾雏军说。对于这样的结果他是有预料的,至于是否有第八次第九次,他笑着说:“已经不知道了。”
  接近两个半小时的采访结束后,顾雏军显然有些累了。他步履蹒跚地走出会议室,稍显宽大的西服下,他的背已经有些微驼。(来源:界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