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李嘉诚宣布退休,以90岁高龄告别职场,不仅创造了巨额财富,给两个孩子做好安排,在退休之前还完成了一次产业布局大调度。再加上这么多年投资从不亏钱,无不显示出他的精明过人之处。
在媒体交流会上,李嘉诚回忆起他12岁开始工作,1972年长江实业(集团)上市,过去68年间,一直带领长江集团稳步发展,尽心尽力为股东争取最佳利益及回报增值。李嘉诚可以说是问之无愧的好董事长,如果投资者在长实上市时就持有,并且股息也买入长实的话,收益高达5000倍。
而今,李嘉诚退休,并宣布长子李泽钜接棒长和董事会主席,二公子李泽楷则不会加入长和,“将给其很多钱,经营他自己的生意。”
实际上,如此安排,早在六年前就已写好脚本。
六年前已经分家
李嘉诚早在六年前,也就是2012年的长和股东会时就已经明确披露,其简单清晰的分割方案或将成为日后华人富豪家族分产的范本。
已跟随他在长和系工作逾30年的长子李泽钜将担任主席,接掌长和系上市王国,旗下上市公司包括长和、长实地产、长江基建以及电能实业及系内的产业信托等。
一直独立创业的电信盈科主席李泽楷则将获得父亲现金支持,收购其他产业以发展自己的业务,李嘉诚当时称现金支持的金额“比你们知道的生意资产会数以倍计!”
李嘉诚表示,两个儿子的事业会向不同方向发展,在事业和财产方面都不会有冲突,“两兄弟一定有兄弟做。”李嘉诚表示,对于他的这种安排,两个儿子都会开心。
一同出席记者会的李泽钜也说:“爸爸的安排我们永远都OK。”被问及会否担心给予李泽楷的钱多于长和系,他笑说父亲没有这么多钱。李嘉诚透露,他的小儿子李泽楷对于财产的分配也很满意。李泽钜被问及会否觉得父亲偏心时,李嘉诚代答,李泽钜若不满意,可以和李泽楷交换。
李嘉诚分家的思路很清晰,长子接管旗下家族资产,次子则给予资金让其在家族企业外开拓,避免兄弟相争。
二公子李泽楷
很多香港的观察者,都视李泽楷为创业者,而非继承者与守业者。
据说,他的私家车车头玻璃上贴满了各类会所的停车证,如马会、深湾游艇会、皇家高尔夫球会……林林总总,不下10个。李泽楷最大的嗜好,就是开快艇、驾飞机,还有潜水打鱼。
而他的感情生活“勤换女友”一直是香港人津津乐道的新闻。李泽楷出现在小报八卦版的频率,远高过在财经版的亮相。
随便看了下李泽楷的百度百科,在人物关系这一排,全都是前女友,就在百科上就有7个,李嘉诚都排在众多女友之后了。
1987年,21岁的李泽楷从斯坦福肄业,随即加入父亲在加拿大的投资公司担任执行董事。 本来李嘉诚希望他和兄长李泽钜在国外相互照料,但兄弟俩甚少往来。1990年,母亲庄月明辞世,李泽楷返港奔丧,从此留在香港。他在和黄公司从小职员做起,后晋升为董事。期间曾向父亲抱怨薪水太低,李嘉诚说:“我的薪水才是最低的。”李嘉诚从集团每年支取的薪金才5000港元。
李泽楷一只想摆脱父亲自立门户。1993年8月,李泽楷成立私人公司盈科拓展。6年后,李泽楷把地产项目和高科技概念相结合,策划“港版硅谷”数码港项目,获政府批准,有人统计,从“数码港”项目中李泽楷将可赚取37亿。
1999年5月中旬,李泽楷收购“得信佳”集团,更名盈科数码动力上市,股价当天翻23倍,数月后成为香港市值第六大的企业,李泽楷身家暴涨至379.6亿港元,成为香港第四大富豪。有人说,“老超人干一辈子,不如小超人搞一下子。”
李泽楷与父亲的关系一直成谜。他不喜欢父亲插手自己的工作,当父亲和股东意见向左时,李泽楷毫不犹豫的站在股东立场。甚至制定“不说话,不来往,不见面”的“三不政策”让李嘉诚尴尬。
李嘉诚常跟外人讲:“他14岁的时候我就管不了他了!” 但每次李泽楷陷入困境时,还会伸出援手。1997年李泽楷投资东京地铁站,遭遇金融风暴,李嘉诚以29亿港币买下地皮45%的权益,并再给李泽楷1.7亿港币管理费,让李泽楷走困境。
史上最惨烈的踏空
叛逆公子曾有机会超过李嘉诚李泽钜
李泽楷曾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要在事业上超过李嘉诚和李泽钜。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如果当初不卖掉20%腾讯股份,早就超过了…
1991年,25岁的李泽楷便自主创业,并通过收购香港电讯一战成名,被称为“小超人”。2000年,电讯盈科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个人财富曾逼近其父亲李嘉诚。同时,他还曾是腾讯早期投资人,拥有过腾讯20%的股权。
许多人都忘不了这样一个细节:1999年,彼时正扶摇直上的盈科数码曾以区区220万美元的价格,拿下了深圳一家初创互联网企业腾讯20%的股权。
当时事情是这样的。
1999年末到2000年一整年,互联网泡沫危机前后,虽然OICQ(qq最初名字)的注册用户不断增长,初创期的腾讯却陷于缺少资金、山穷水尽的困窘之中。
IDG及盈科各出110万美元,敲定了救命的220万美元天使投资。此时的腾讯估值550万美元,IDG与盈科各占20%股份。
然而,腾讯的危机并没有过去,商业模式不被看好,快速盈利无望,烧钱太快,及全世界互联网泡沫的阴影,投资人对腾讯渐渐失去了信心。2000年底,腾讯再次出现财务危机,IDG与盈科不愿再追加投资。
当时满世界都没有一个人知道腾讯怎么能赚钱。
IDG的人盘问了马化腾一夜,问到底怎么赚钱。
马化腾答:“ 我也不知道”。。。
那时候腾讯的用户数仍然在惊人地猛增,注册用户很可能在半年内就要突破1亿的惊人纪录,可是全中国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它的股份。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买家,也就是现在腾讯的大股东南非报业集团(简称MIH)。充满信心的MIH给腾讯估值6000W美元,这是当时IDG给出估值的11倍!
IDG和李泽楷听到MIH的报价之后美滋滋,趁着价钱好就把股票卖了,李泽楷卖出了全部20%,套现1260万美元。IDG卖出了12.8% 。
李泽楷当年套现一千万美元,被报纸认为是股市奇才。一股不剩把腾讯股份卖给MIH,大有终于找到冤大头的快感!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腾讯股价涨幅高达725倍
2004年6月16日,腾讯控股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发行价3.70港元。最初上市不到一个月,股价便跌破了发行价,在2004年7月26日创出历史最低价3.375港元,直到当年9月下旬才走出阴影,开启持续上涨行情。
如今上市将近14年时间,随着科技互联网发展,腾讯成为业内翘楚,股价也是一路往上窜,接连创出新高。截至2018年3月16日,腾讯控股收盘价465.2港元(后复权价格2450.53港元),与2004年的最低价3.375港元相比,14年间股价涨幅高达725倍。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港交所上市公司共计2162家,合计市值35.16万亿港元,而腾讯控股一家公司市值高达4.42万亿港元,占了整个港交所的12.57%。过往数据显示,港交所之前最大市值的公司是李嘉诚旗下公司,市值一度占比接近15%。
68年商战中最大遗憾是腾讯
李嘉诚在发布会上表示:
我从12岁就开始工作,做到今天78年,我真的感恩我的身体,脑筋还是清清楚楚。世界变迁很大,我猜不到未来。但无论怎么样,发展之中一定不会忘记稳健,这是一个固定的政策。
李嘉诚父子三人68年投资历程中,所投资的公司成千上万,除了地产,码头等项目外,互联网公司也是重点,目前全球互联网巨头中,李嘉诚父子就投资了腾讯和脸谱两大巨头,可惜的是二公子李泽楷投资的腾讯卖早了,错失了后来近7万倍的赚钱机遇
根据福布斯富豪榜的实时排名,目前李嘉诚的身家是355亿美元,马化腾是512亿美元。
李泽楷如果当时自己没卖这股权,持有的腾讯市值,110万美元到现在是多少钱?
基金君简单算一笔账。
腾讯上市之前,MIH跟马化腾团队各占50%的股权,MIH持有的股权当中的40%是从李泽楷接盘的。
上市后,MIH跟马化腾的股权被稀释,到现在,MIH持有腾讯的比例一直在33%到34%左右,按照这样的比例,当年李泽楷投资的20%股权相当于现在腾讯股份中的13.5%。
腾讯13.5%的市值已经是730亿美元,等于4600亿人民币,是老爸李嘉诚身家的2倍。可以说是暴赚接近7万倍。
如今李泽楷身家是45亿美元,错过腾讯悔一生,从730美元到45亿相差16倍。当初卖掉的那20%股权,等于他父亲这一辈子赚的钱。
曾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要在事业上超过李嘉诚和李泽钜。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如果当初不卖掉20%腾讯股份,早就超过了…
如今,腾讯已经成长为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而李泽楷手中的两成股份,却早在2001年就被他迅速转手。恢复金融和地产商人血脉的“小小超”,是否也曾在某一刻,为此感到过些许后悔?
低调长子李泽钜
同李泽楷不时登上娱乐头版相比,李泽钜要低调得多,有媒体评论,沉稳、低调、务实,且不乏才干,与桀骜不驯、个性更加张扬的李泽楷相比,哥哥李泽钜更多地继承了父亲李嘉诚的秉性。
李泽钜曾说:“我有四名子女,我们一家与我父亲同住,这个传统中国大家庭的模式,让我们可以彼此分享黄金时间。”李家位于深水湾道79号的花园别墅有三层,李泽钜和妻子及三女一子住在二楼,李嘉诚住在三楼,父子二人同居一个屋檐下,关系极为紧密。
李泽钜生于1964年,他一直遵照父亲安排将自己的人生和家族产业牢牢绑定。
17岁,李泽钜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在父亲的安排下选了土木工程专业。24岁时,拿下斯坦福大学土木工程学士、结构工程硕士、建筑管理硕士三个学位的李泽钜回到香港,加入长江实业集团,从底层做起,跟随父亲和集团元老学习。他常常从办公室里偷偷溜出去和建筑工人攀谈,表面看来,他更关心建筑物的细节而并非一桩桩大手笔的收购案。
不少人给予李泽钜的评价是,他对于数字、细节很灵敏,非常重视盈利,但他欠缺李嘉诚的外向、魅力的领袖个性。有人认为,李泽钜的低调,常令人忽略他的成绩。1990年,26岁的李泽钜主持和记黄埔并购英国兔子电讯公司,数年间,此单项业务就让家族资产翻了一倍。1999年,李泽钜花2000万港元购买“TOM网”域名,仅用两个半月的时间就将其运作上市并成功运营,上市首日终盘价飙升了335.4%,创下香港创业板上市首日涨幅的纪录。
2003年,李泽钜击败众多世界级投资财团,以38亿港元成功取得加拿大航空公司31%的股权,成为加拿大航空公司最大单一股东。这是李泽钜首次以私人名义投资,也是李氏家族首次大规模涉足航空业。同一年,李泽钜被美国《时代》周刊和美国世界新闻网评为“2003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企业家”,与其他19位来自全球的行业巨头一起出现在榜单中,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焦点人物之一。
如果说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有限公司是李嘉诚打下的天下,李氏家族旗下第三大上市公司长江基建,更像是李泽钜的经典作品。1996年,李嘉诚将长江实业旗下的基建业务分拆上市,组成了长江基建,交由李泽钜打理。长江基建上市时,只有两个领域的业务:一是基建材料,二是基建投资。在李泽钜的努力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今日的长江基建在地域上已跨越全球四大洲,投资遍及香港和内地、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业务范围也更为广泛,包括能源、公路、水处理、基建材料及环保业务。
有分析指出,在长江基建上市的10多年里,经历过亚洲金融风暴、互联网泡沫破裂,但长江基建却始终能保持利润增长,大部分都是李泽钜的功劳。李嘉诚曾评价长子的表现可以得90分,但是如果他不是自己的儿子,可以得100分,充分说明了李泽钜深得父亲的喜爱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