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银行存款屡失踪,原因到底是什么?

[2015-06-24 09:49:57] 来源:编辑原创 编辑:财若夜雨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导读:国内的银行在一年之内曝出了18起存款失踪案,涉及金额高达46亿。新闻屡有报道:山西建行储户730万存款失踪”、“杭州市联合银行42名客户9505万存款失踪”、“河北工行储

  导读:国内的银行在一年之内曝出了18起存款失踪案,涉及金额高达46亿。新闻屡有报道:山西建行储户730万存款失踪”、“杭州市联合银行42名客户9505万存款失踪”、“河北工行储户数千万存款失踪”、“浙江多家银行出现存款失踪 市民存250万仅剩4元”、“泸州老窖在农行、工行的5亿存款消失”……这些数据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失踪的钱到底去了哪里?

  作为全世界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银行是民众最普遍的资产方式,如此频繁地曝出存款失踪,让民众既感觉忧虑又感觉惶恐。

  那么作为存款的承载体,存款丢失了,是不是该找银行赔呢?大部分人理所应当地认为是这样,但是现实却不是。从以往的纠纷案例来看,判决银行无责或者部分责任的占多数。据银监会近期调研统计,从去年到今年3月,经公安机关认定的银行无责的大案要案共12起,涉案金额约20亿元;而银行和客户均有一定责任的大案要案共19起,涉案金额约11亿元。

  判决毕竟是依据一定道理来的,那么储户存款丢了到底是被骗还是理财赔了?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2014年至2015年6月,媒体曝光的巨额存款纠纷事件35起。其中,有18起是存款“失踪”,涉及金额超过46亿元,包括兴业银行涉嫌非法集资的“卷款潜逃”事件中的30亿元;有17起是“飞单”事件,涉及金额超过12亿元,主要发生在个人储户身上。在18起存款“失踪”事件中,有12起是储户被骗,其中8起是储户因贪图“贴息存款”被骗。

  储户之所以被骗,大多是起了贪婪之心。比如说投资者面对高“贴息揽储”等陷阱诱惑缺少风险意识导致存款被骗。因此,存款“丢失”储户自身也要负责,尤其是将自己的卡号、密码等个人信息透露给外人,风险意识极度缺乏或是明知道有风险却存在侥幸心理。因此,要避免发生此类纠纷,投资者应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上当受骗。

  归根结底,只要不是遇到捐款逃跑这类人祸,只要储户自己不起贪心,保护好银行私人信息,存款是不会轻易消失的。

查看更多:存款失踪   财经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