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支付宝花呗连通话记录都要收集 网友称吓得赶紧关了

[2017-07-06 11:23: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蒋琳 李玲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支付宝花呗连通话记录都要收集 网友称吓得赶紧关了 通话记录、户籍、社保,花呗都要收集?花呗回应实际采集的信息范围要“远小于此”,专家称违反必要性原则

[摘要]通话记录、户籍、社保,花呗都要收集?花呗回应实际采集的信息范围要“远小于此”,专家称违反必要性原则

南都讯 仅仅只是用了“蚂蚁花呗”,你的户籍信息、社保参保状态、公积金缴费情况、通话记录等个人数据都可能被收集。

6月30日,“蚂蚁花呗”宣布改名为“花呗”,并更新了用户服务合同。新合同规定,用户同意并授权花呗收集上述用户信息,此举引起了网友热议,有人称“吓得赶紧关闭了花呗”。

针对质疑,7月3日,花呗再次修改了服务合同,之后在官方微博回应,通过采集用户信息降低风险系行业的常规手法,并称实际采集的信息范围远小于此。南都记者发现,较此前版本,最新服务合同表述相对笼统。对此,专家表示,如果目前业务不需要匹配这些数据而要求用户授权,则违背信息收集的必要性原则。

起因:收集通话记录吓坏网友

近日,一篇名为《支付宝<花呗>新版合同,让人不寒而栗,都要搜集“手机通话分钟数了”》的文章在网络上迅速发酵。

文章贴出6月30日生效版本的花呗合同中关于信息类型和信息分享的条款,并称“为了搜集个人信息,支付宝要搜集个人手机号码的余额、通话对象、通话分钟数了”。

据南都记者了解,花呗是阿里旗下蚂蚁金服推出的消费信贷产品。申请开通后,用户将获得500-50000元不等的消费额度,并在消费时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

南都记者注意到,6月28日,支付宝在官网上发布了《花呗用户服务合同》条款调整公告。调整公告称,为了更加规范地收集、使用、分享、保护花呗用户的信息,对信息条款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新的合同在2017年6月30日正式上线,并于当日生效。落款为重庆市阿里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商融(上海)商业保理有限公司。

这份6月30日生效的服务合同中,引起较大争议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户籍信息,社保参保状态,往来通讯号码、通话时长等通话详单信息,以及银行刷卡时间、地点、开立信息、账户余额、流水信息。

也就是说,从户籍、工商信息,到社保、公积金,以及通话记录、银行用卡信息等,用户都需要同意并确认授权。这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用户称,“吓得赶紧关闭了花呗”,还有人表示,“这么下去,以后你的所有隐私都会被所谓的大数据利用,后果是什么,现在想想都不寒而栗”。

调整:不到一周两改服务合同

南都记者注意到,不到一周,花呗再次发布了调整公告,称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花呗用户服务合同》部分条款进行了优化。7月3日,新上线的《花呗用户服务合同》正式生效。

南都记者发现,较6月30日发布的版本而言,现有版本关于信息收集类型的描述较为笼统。

比如,6月30日生效版本的4.2.9条详细列出收集信息类型为“社保参保状态、缴费额度、缴费年限、缴费单位等”,而现有版本的4.1.5条则用“社保信息”概括。

此外,现有版本未再提及旧版中需要收集的用户财产信息、户籍信息和通话信息,并在第四条“信息收集、使用、共享”的开头写道:“请您理解,如果不收集您的一些必要信息,服务商将无法客观判断您的履约能力和意愿,也无法履行法律或监管要求服务商必须履行的一些法定义务。”

7月4日下午,花呗官方微博“蚂蚁花呗”就此事作出回应。

花呗称,采集此类信息是为了了解借贷人的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等信息,更好地做出是否借贷及借贷额度的判断,并称实际采集的信息范围要“远小于此”。

花呗进一步解释,相关业务人员以将来出于风控安全或优化服务的需要,可能会扩大信息采集范围,为避免到时再次打扰用户为由,把一些将来可能采集的信息一并在6月30日上线的版本中具体列出。并称现有版本已经对合同条款进行了相应优化。

专家说法

连银行贷款都不采集社保信息和通话记录

对此,多位专家向南都记者表示,花呗此举可能违反个人信息收集的必要性原则。根据6月1日施行的《网络安全法》规定,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需要遵守合法、正当、必要性原则。其中必要性原则是指,收集个人信息与所要提供的服务相关,或是为了改进服务。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麻策告诉南都记者,如果花呗目前的业务不需要这些数据而去收集,则违背了上述原则。“不能以目前的规则大,实际收取小来做说明。这种理由很牵强。”

南都记者发现,无论是花呗官方回应,还是合同现有版本,都并未排除收集这些信息的可能性,只是采取了更加笼统的表述方法。从花呗的回应看来,尽管目前实际采集的信息范围远小于6月30日版合同中列举的范围,但不排除随着花呗的业务需要,收集范围扩大到一些现在看来“过度收集”的信息。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则明确表示,从花呗采集的信息范围看,其中部分数据不是必要的,特别是社保信息和通话记录,“即使银行贷款也未收集这类信息”。

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法学院老师也持类似观点,她认为,从个人信息收集的比例原则出发,通话数据与服务完全没有关系。手机余额、财产等虽然有关,但考虑到个人信息保护,也没有必要采集。

采写:南都记者 蒋琳 李玲

查看更多:信息   收集   合同   采集   版本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