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网贷新规,掀起了P2P行业大洗牌;“史上最严”理财新规,翻起了银行业务大整顿……金融监管重拳不断,银行保险处处亮剑,此次,“史上最严”车险新规,互联网车险平台开启大洗牌?拿下一块保险牌照,还是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积极转型,是当下摆在这些互联网车险平台面前的两条路。
近日,保监会下发的《关于整治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乱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不具备保险中介资质的第三方网络平台被禁止在其网页上开展保费试算、报价比价、业务推介、资金支付等保险销售活动,仅能提供网页链接服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在上述《通知》下发近半月,包括腾讯车险平台在内的大部分平台已经有意识地在进行“整改”,下架了“比价”等相关车险业务,但同时,也有部分无牌互联网车险平台对相关业务依然“恋恋不舍”,如希财保险超市、OK车险、优比车险等。
●车险“比价”难割舍
近年来,一批互联网车险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它们以“比价”为切入点,涵盖投保方案订制、保单验真、理赔争议辅助、代办车船税、代办验车和违章等辅助功能和增值服务。然而,无牌平台禁止做车险比价业务,如今已成为监管明确的规定。
在上述《通知》下发之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多数互联网车险平台已经积极“整改”,纷纷下架相关车险业务,如保费试算、报价比价的页面已经无法获得,但有一些无牌互联网车险网站仍不动声色,如希财保险超市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APP搜索关键词“车险”,发现其中与车险比价相关的APP数量就多达数十个,下载了部分APP后,登陆浏览发现,截至目前,不少知名车险比价平台的报价和比价功能仍然可用,如OK车险、优比车险等。
车险“比价”应互联网冲击而生,逐渐成为不少第三方网络平台“引流”的一大入口。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2017年1~5月,互联网财产保险通过公司PC官网实现保费收入37.90亿元,占比19.51%;通过移动终端(APP、WAP 和微信等方式)实现保费收入66.56亿元,占比34.25%;通过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2.06亿元,占比11.35%;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实现累计保费收入为62.14亿元,占比31.98%。
然而,由于一些车险比价平台不当地引导消费者“唯价格论”,关注中间补贴、追求超低价格,让比价渠道沦为价格洼地。
一位保险公司电商部门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商车费改主要是在定价端做调整,大公司与中小型险企基于产品定价展现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应该更关注内在价值的建设。而之前的O2O、比价等业务模式,仅仅单纯地从业务角度切入保险公司。”
●行业洗牌势在必行
生于“互联网+”浪潮,死于费用竞争,是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尴尬。二次商车费改落地之际,保监会要求,各财险公司应加强对第三方网络平台合作车险业务的合规性管控,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车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车险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对互联网保险业务加强监管,能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多位第三方平台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通知》中对第三方平台资质的严格要求,也是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规范化、科学化的一个讯号。”
相对于无牌的第三方网络平台,一块保险牌照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一家持牌第三方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文件的出台,对于没有中介合法资质的保险第三方平台作出了限制,而对于有资质的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来说,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