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银行要玩高风险投资,你还这么理财就危险了!

[2017-09-03 07:23:00] 来源:菜鸟理财 编辑: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银行要玩高风险投资,你还这么理财就危险了!

核心提示:

一边是大而不倒的四大国有银行,一边是高风险的私募机构,银行资金流入私募,私募产品上架银行,这么一结合,你买的银行理财还安全吗?

最近金融圈都在转一条消息,关于工行建行放宽支行和私募的合作权限。

就是这么一条小消息,听说建行还专门出来辟谣了,但是作为宇宙第一大行的工行暂时还没有出来辟谣,这也足以说明这条消息有多爆炸,市场有多敏感。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对私募啊银行权限什么的根本不了解,是不是安心当围观的吃瓜群众就行了呢?

当然不是,其实这条消息会影响很多人的财富投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好好聊聊。

私募大揭秘

解读这条消息之前,我们先要搞懂一个词:私募。

私募这个词很多人都听过,但是问十个人有九个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虽然不了解,但是一般人听上去都觉得不靠谱,私募私募,听着就有一种违法的感觉。

私募是与公募相对,要搞懂私募,先要明白什么是公募。

平时大家接触最多的还是公募基金,一般投资市场见到的基金产品基本上都是公募产品。

只要是公开发行,什么人都可以买的就是公募基金,比如大家最熟悉的余额宝就是公募基金。

那么私募呢?指的是私下募集资金,它不能放在台面上公开募集,加上它的募集对象又是特定合格投资者,所以很多人都接触不到。

其实,也不用想得很高大上,所谓的特定合格投资者指的就是有钱人而已,能随随便便拿出几百万做投资,亏钱又不当一回事的土豪。

因为私募对象不能超过200人,超过了就会被定义为非法集资,所以为了募得更多的资金,相对门槛就会很高。

而且私募也只有暂行的自律法规,并没有像公募基金一样,有明确的法律监管,所以存在灰色地带,各种乱。

后来出现阳光私募,走着和公募一样的路线,有严格的法律监管,完善的信息披露和投资标的限制。

不同的是,公募有严格的风险控制和流动性要求,它们不能把募得的所有资金全部用来投资,所以你看到的公募收益率都比较低,而且波动不大。

私募包括阳光私募就没有这个限制,它们可以自由选择0-100%的资金用来投资,所以,有些私募产品的收益曲线可以像海浪一样波动,一时亏损很大,一时又赚很多。

也正是这个原因,公募多数为开放式基金,申购和赎回基本上随时都可以进行,因为有充足的流动性。

而私募就不能这么做,大部分都是封闭式基金,申购和赎回都有要求,而且周期都很长。

私募收益可以很高,翻倍的产品都有,但是风险也是高得离谱,亏钱清盘的不在少数。

没到期还只能看着亏钱不能赎回,没有相当的风险承受能力根本玩不起。

银行牵手私募搞事情

其实,早前还没有相关监管时,银行也和私募合作,那叫一个乱啊,什么私募产品都揽上身。

一直以来银行理财都是隐性刚兑的,私募这玩意又不是什么投资者都可以碰,一旦贴着银行标签,亏了肯定是直接找银行的。

一些分行看中私募的高收益,以此来吸引投资者,结果出事了要么只能默默兜底刚兑,要么搞出了一个大新闻。

后来监管看不下去了,和私募合作的权力就被各大银行总行收回去了。

既然出了这么多问题,为什么现在又要重新放宽分行和私募的合作权限呢?而且还是四大国有行放宽哦,这个信号意义太明显了。

说到底,还是形势比人强,银行也是因势造势。

今年银行日子不好过,各种同业业务、通道业务、表外业务被监管限制,信贷收紧,即使有钱不能随意贷出,赚钱难啊。

特别是通道业务被限制,这钱没办法投向通道业务,流不出去。

加上其他投资市场也受到各种限制,大资金回流银行体系明显增加。

现在的情况就尴尬了,一方面资金端不断在增加,另一方面资产端却被收紧限制,庞大的资金都找不到地方投。

现在资金成本又高,标准化的资产收益又比较低,如果不从其他地方配置资产,银行的日子没法过了。

收益较高的肯定是权益类的资产,但是相对风险也会提高很多。

虽然权益类投资的私募比较乱,但是为了过日子,银行也只能往这方面考虑了。

刚好最近,国务院法制办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的意见稿,准备要把私募也纳入监管,市场就传出工行要放宽私募的权限,个中原委值得深思。

你买的银行理财有危险吗?

银行和私募合作,简单来说,就是银行资金会流入私募,私募产品会进军银行。

那么问题就来了,银行会拿谁的钱去投私募呢?我们在银行买的理财会不会是高风险的私募产品呢?

虽然从监管上看来,不管如何合作,私募投资都有相当高的门槛,都是土豪在玩,对一般投资者而言并没有太大影响,除非有的银行把持不住非要使坏。

但是,这只是表面上能够看到的,其实这条消息传递出来的意味,远比表面上看到的更深远。

大家想想,之前银监会就要求银行收缩保本类产品的规模,要求打破刚兑风险自负,而且天天都在讲银行理财会转型净值化。

什么叫净值化?就像基金一样运作,涨跌随市,不再给你承诺一个固定收益,这就叫做权益类产品。

出现权益类资产配置,意味着银行理财未来走净值型的可能性很大,也可能会推出针对一般投资者的高风险净值型产品。

实际上,银行现在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的产品确实占大头,这个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现在银行又放宽和私募合作权限,这说明银行做大权益类净值化产品的决心非常坚决,银行理财市场变天已经开始了。

包括最近的新规定,购买银行理财要施行双录,在你看来好像没什么用,但是对于银行而言,则是一种保障。

不管银行在你购买理财时做了什么保证,如果没有双录没有证据,什么承诺保证都没有用。

亏钱了,找银行没用的,双录就为了证明当时已经明确提示风险,要你自己承担风险。

又或者你还以为双录只是走过场,没有注意看买的理财投向高风险领域,还是老思想以为银行会兜底,到时候发生亏损银行拿出双录,你只能干瞪眼。

今年以来,银行发生了很多大事,而银行又是离我们最近的金融机构,很多人没有注意这些变化以及前因后果,其实是很危险的。

理财市场在转变,银行更是走在前面,不管是被监管逼迫,还是主动转型,银行的这些变化最终都会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钱袋子。

时间不等人,银行理财在不断寻求改变,你的理财观念也要及时改变,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了解,不要再抱着以前的观念闭着眼睛瞎买银行理财,不然很可能中招。

查看更多:私募   银行   理财   资金   投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