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新朋友牛大大,大家都还记得吧。
牛大大是专门做个人信用管理的,上次给大家推荐了一些不上征信的网贷平台,一些菜友就问我:既然不上征信那么是不是就可以不还款?
为此,我请教了牛大大,他告诉我:这样想太天真,不知道现在有个东西叫做信用“灰名单”吗?
说实话,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可能有些菜友上了灰名单自己也不知道。今天,就请牛大大再来给大家讲讲什么是信用“灰名单”。
经常需要贷款的老铁要认真看一下灰名单这个概念了,并不是说你不是央行的黑名单,也没有在央行留下征信不良记录,就等同没有进入失信系统!
聚焦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互联网企业金融化,而“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就是互联网企业金融化的产物,而这些金融服务产品依托其电商和社交平台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并据此形成各自的大数据征信。
比如,芝麻分,腾讯信用分等。越来越多网贷需要大数据做依托,进行风控。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网贷不需要上征信,却需要芝麻分作为申请条件的原因。
目前情况,由于银行有自己的一套征信体系,对于网贷生成的不良记录并不重视,很多网贷用户认为不上征信的小贷就不用还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当你出现不良记录的时候,会被记录到第三方信用体系,成为灰名单的一员,久而久之会就会被各家贷款公司拒贷,上面那位老铁就是这种情况。这也暴露了很多网贷用户还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信用健康出现了问题。
来看一下什么是灰名单?
贷款“小白”、贷款“黑名单”容易被拒绝,但其实贷款中还有一种“灰名单”也很容易遭拒。“灰名单”介于“黑名单”和“白名单”之间。
征信小白
未办理过任何金融机构的贷款或信用卡,个人信息尚未被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录入。
贷款“黑名单”
个人征信不良记录会被保存五年,逾期严重者则会纳入全国失信人被执行名单,也是俗称的“黑名单”。
贷款“灰名单”
一些用户并非在“黑名单”之内,但以往的敏感行为具有潜在的违约风险,这一部分的人还款意愿较低,网贷(小贷)公司为了控制不良贷款率,可能会加大考查力度,风控严格的公司就会对其拒贷。
贷款灰名单从哪里来
事实上,现在的网贷(小贷)公司,多数会利用大数据来做风控,有些实力强劲的公司还会有自己的信用评级机制。
信贷“灰名单”多数依据大数据风控而来,跟互联网使用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有以下敏感行为,将更容易进入灰名单。
1
不上征信的网贷肆意申请
部分手机APP贷款、网络小贷是不上征信系统的,很多客户就随意申请贷款,放款时却反悔拒收等,这些“行为”会被大数据记录在案。
2
习惯性逾期
有些人总喜欢逾期一两天,客服不催,就不会主动还款,虽然逾期时间不长,但次数过多,总会造成不良影响。不仅会被记录,逾期还会加收高额罚息。
3
同时间进行多家申贷
总感觉自己的钱不够用,一周内申请贷款二三十家,短时间内操作太频繁,会被信审认为你很缺钱,逾期风险高,而被直接圈进灰名单。
4
找多个中介代办
缺钱寻路无门,就去中介找钱,而中介往往会集中并反复去各大机构录入你的信息,这样你极有可能被大数据标注成“极度饥渴型客户”,如果是这样你申请贷款只会是越来越难。
5
有骗贷倾向
可能你并不想骗贷,但大数据会分析你的行为,解读出一些倾向:例如,提交虚假资料、用途不符合真实情况、手机号未实名认证、手机号使用时间短于3个月等,都可能被认为放款风险系数高。
6
有不良嗜好
一些小贷申请用户,有过不少赌博、博彩或是炒股类的记录,风控会认为贷款用途风险不可控,因此会给出拒贷批示。
7
套现严重
信用卡长期的满额套现,才还进去就又满额的套出来。长期这样做,会有以下弊端:①降额 ②封卡 ③他行信用卡审批不下来。
8
征信查询次数太多
查询次数太多,会被认为风险系数高,也不一定能批。
9
水电煤气费,住院费用,电讯手
机费长期逾期等
许多银行都接入了大数据。有这些逾期的,虽然征信没问题,可还是存在其他问题。
看完上面的几点,小白看了或许会恍然大悟,原来是有很多潜在的信用威胁正在殃及你的信用,让你在无意识下就上了征信。
信用不良的人看了会慌,原来之前贷款留下来的“后遗症”还一直毒害着自己的信用。
说到这里,我就要提到一个大家都要注意的概念:及时进行信用修复和管理。莫等到急需贷款却贷不到时才后悔没有管理好自己的信用。
不过,重建信用是一场马拉松,不会在短期内见效,所以信用健康管理更应该从现在开始。
无论是信用渣还是小白,无论是黑名单和灰名单,都需要一份自己的信用健康报告,及时查看自己现阶段信用患病程度,对症下药,进行精确的信用管理,才会一步步提高自己的信用,甚至越贷信用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