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山西、陕西这样的传统能源大省,经济实力提升时总有人担心是靠“卖资源”。一个可喜的变化是,这些省份在发展时更加关注生态保护、关注有利于长远的体制机制建设。
其中,山西省近年来绿化步伐不断加快。今年2月份开始,从南往北春季植树造林工程便陆续推开,各地、各林局抢抓有利时机,大力实施春季植树造林。截至4月10日,全省春季植树造林已完成135.5万亩,开工率达100%。
陕西搭建了“税务+人民银行+财政”快速响应机制,通过财税库银协同联动,实现纳税人“应享尽享”。如今,这项创新机制已经开始在全国推广。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花悦皮具店店主王文昌算了一笔账,该店主要零售各类箱包皮制品,2019年1月1日后按季度核定25.5万元销售额;普惠性优惠政策出台后,该皮具店加入了减税“大军”,每季度至少能节省税费0.86万元。
据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数据,截至3月25日,陕西省已成功办理退税3677笔,金额达307.97万元,激活了更多小微企业。
东西部地区差距在缩小
区域经济的另一大变化是,从省域经济来看,东西部的差距在缩小。
蓝皮书显示,2017年全国4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分值依次为:东部地区48.6分、中部地区36.9分、西部地区31.7分、东北地区34.0分,西部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有所缩小。
与2016年相比,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缩小了0.8分,表明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缩小。
竞争力提升在对外资吸引力上有着充分体现。数据显示,2017年,西部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43.2%,高出全国增速15.4个百分点;2018年,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8.5%,高出全国增速17.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西部开发开放新的政策措施正在制定。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袁达日前介绍,去年上半年开始,发改委启动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研究起草工作,今年3月《指导意见》获审议通过。
目前,发改委正对《指导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按程序报批后印发。下一步,发改委将以落实《指导意见》为抓手推进西部大开发,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提高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支持西部地区加强科技创新,拓展发展新空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蓝皮书主编之一李闽榕指出,从这两年的表现来看,一个很突出的现象是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在不断攀升,比如河南省这两年稳居上游,湖北、湖南和安徽的排名居于中游前列,中部崛起的意味越来越足。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还存在不少挑战。蓝皮书指出,在东部地区的10个省市内部,竞争格局不平衡,最明显的差距体现在海南省与其他省市之间。另外同样处在上游区的省市,竞争力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得分都在50分以上,其他3个省份都低于50分。中部地区内部的6个省份也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西部地区平均得分只有东部地区得分的65%,表明其竞争力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余斌指出,在当前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各个区域的竞争能力,需要重新构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他建议,第一,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地方政府要让不同类型的企业都有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二,营造“最多跑一次”的营商环境,去年中国的营商环境国际排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第三,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