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营商环境排名居首,北京、深圳紧随其后,广州、南京、武汉、杭州、天津、成都、西安则依次位列前十。
城市营商环境哪里强?
5月11日上午,《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北京发布。
《报告》对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经济总量排名前100城市的营商环境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100个城市中,上海排名居首,北京、深圳紧随其后,广州、南京、武汉、杭州、天津、成都、西安则依次位列前十。
分别看软环境(人才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环境、技术创新环境、金融环境)和硬环境(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北京软环境排名居首,其次为上海、广州;深圳硬环境排名居首,其次为上海、南京。
为何上海能在100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夺魁?
《报告》指出,上海有近七成的指标位列全国前五,软硬环境综合优势明显。反观北京,无论是科研人才供给,还是大学数量、学术文化等软环境,均位居首位,但受到空气质量、气候环境、森林覆盖率等自然环境的制约,营商环境指数位列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
《报告》表明,深圳在经济发展速度与环境质量改善两方面实现了良好平衡,在全国GDP排名前20位城市中,深圳空气质量排名第一。由于一直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深圳的工程实验室、技术专利数量、科研支出等居全国前列,技术人员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但是,在人才环境方面,深圳本地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大学数量等仍有可提升空间。
除了上海、北京、深圳,营商环境排名前十的城市也各有各的优势。如广州的本地人才供给优势明显,杭州的金融环境则更具优势,天津基础设施优势突出,西安生活环境更突出等。
从区域角度来看,东北城市中的大连、沈阳营商环境排名靠前,昆明、贵阳、郑州后发优势明显,新一线城市中南京突出,二线城市合肥夺冠,三线城市珠海居首。
《报告》发现,金融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关度最高,人才、技术、文化环境正相关度也超69%。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腾泰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这意味着政府只要发力营商环境,不必过多干预市场,经济就会蓬勃发展。
此外,软环境改善对优化营商环境作用更为明显。《报告》指出,100个城市的硬环境差异在缩小,软环境的差异较大。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发展,各城市在硬环境建设方面的平均水平在提升,但软环境建设仍有待进一步突破。
《报告》还对城市群的营商环境进行了比较。其中,珠三角、长三角位列第一梯队,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位列第二梯队,海峡西岸、长江中游、中原城市群位列第三梯队。
《报告》建议,提升软环境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在发力金融、人才和技术三要素的同时,文化环境的改善不容忽视。另外,应持续改善营商环境,避免短期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