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由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和第一财经研究院联合举办的“2019中国营商环境研讨会暨城市营商环境指数发布会”召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指出,营商环境国际化、公开化、法治化,是建设一切营商环境软硬件的最高标准,也是当下中国最需要、最迫切、最务实,同时也是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所需要的。
营商环境国际化可以倒逼更多开放,带来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环境的交流,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产业链布局更加合理,效率更高,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最终营商环境国际化会推动国家更大开放,融入国际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把营商环境做好了,对国家应该说是有万利无一害。
全国社保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忠民表示,营商环境的改善不是我对谁更好了,给谁更多的好处和利益,而是应该“无问东西”的差别。因为,一旦有了对谁好和对谁不好的时候,所有市场当中的灵活性因素和动力强的因素都会找一件东西:套利。
会上,全国经济总量前100名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榜单出炉。营商环境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武汉、杭州、天津、成都、西安;软环境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汉、天津、成都、西安;硬环境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南京、无锡、武汉、青岛、厦门、苏州、广州、济南。
《营商环境报告》中显示,将入选城市超过5个的七大城市群进行对比,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列可比七大城市群的第一二位;山东半岛和京津冀排名第三和第四位;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暂列第三梯队。
在七大城市群中,珠江三角洲有着沿海区位优势和广东省重要的金融资源和科技资源,生活环境、金融环境和技术环境均位列首位;山东半岛城市群具有良好的工业产业基础,基础设施环境排名居首;而京津冀城市群则依托北京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对于人才有着强大的虹吸效应,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优势,人才环境和文化环境指标均列第一位;长江三角洲则是城市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群,有14个城市入围营商环境指数排名前50名。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指出,经过数十年工业化发展,各城市均比较重视硬环境建设,不同城市之间虽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差距确实在逐步缩小,各城市在进行硬环境建设上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有了相对成熟的发展方式。
但软环境的差距仍然较大,大多数省份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尚处于摸索阶段。全面、客观、动态地评估城市营商环境,寻找软环境的突破口,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