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设立方面,健全金融机构的体系,增强金融创新活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各类金融机构的集聚,积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的金融机构,发展专业的服务机构,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国家发展战略方面,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大对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支持,加强金融服务上海四大品牌建设,深化长三角地区金融合作。
金融开放合作方面,不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提升上海金融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尤其是要扩大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在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方面的功能,建设“一带一路”的服务中心,加强境内外的金融交流合作。
金融发展环境优化方面,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维护金融安全稳定。致力于营造一个开放、透明、包容、法治的营商环境,以更高标准和要求,系统解决金融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努力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软实力。同时要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多举措大力支持对外开放
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一直是市场关注重心。在去年出台对外开放15条措施后,今年5月银保监会又推出12条措施,加速对外开放的步伐。
綦相在发布会上表示,相关措施正在有序推进实施,未来将持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对已经发布的对外开放措施加快配套制度建设,加强动态分析和影响评估,提升审慎监管水平,促进银行业、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据介绍,近两年,银保监会批准了9家外资法人机构申请和50多家分支机构设立申请,同时批准外资银行、外资保险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或者是营运资金250多亿元人民币。
綦相还称,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上海金融资源集聚,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金融市场要素,资金规模、人才密度、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的数量、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深度应用都居于前列。”
目前在上海的外资的法人银行达到21家,占全国外资法人银行总数的一半以上,截至到今年一季度,有来自30个国家的227家盈利性外资银行机构在上海落地,是2001年52家的4倍有余,各类保险法人以及省级分公司在上海有49家,是2001年的3.5倍。
郑杨提到,在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方面,上海先后向国务院、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上报3批31个金融业对外开放项目,其中已有17个项目落地,近期将上报第四批的8个项目。
未来,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入关键阶段,綦相表示银保监会将积极推动上海金融对外开放。“引导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将自身优势和本地实际情况结合,发挥各自长处,扩大对外开放的效益。比如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发挥在跨境业务、贸易融资、风险管理风方面的优势,为本地市场和中国市场提供丰富的产品和先进的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