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再下狠手,取消对印度的普遍优惠制待遇,理由是印度“没能确保向美国提供公平、合理的市场准入条件”。美国政府数据显示,2017年,大约56亿美元印度出口美国的商品获得普惠制待遇。路透社认为,美国以取消普惠制施压印度,导火索是印度推出的电子商务新规,直接打击了美国两大企业巨头亚马逊和沃尔玛。
美国的得寸进尺终于让印度忍无可忍。《纽约时报》指出,美印贸易摩擦原本属于“慢动作争斗”,如今印度的反制标志着美印经贸博弈的最新升级。
印度“livemint”网站说,从印度长期发展和战略利益出发,显然是希望加强与美国的经济合作。然而,与一个不可预测、实力强大的伙伴就棘手的贸易争端进行谈判,需要微妙的平衡行动。如果印度的回应咄咄逼人,可能引发重大报复;但如果印度不做反应,可能被视为软弱,成为特朗普下一次发脾气时任意揉捏的“软柿子”。
“在莫迪赢得第二任期后,他几乎没有时间回味这场压倒性的胜利。原因是印度的亲密朋友美国正在制造麻烦。”《印度斯坦时报》指出。
该报列举了特朗普政府在贸易、石油和国防等多个方面对印度的施压——将印度从美国的普惠制中驱逐出去;阻止印度以优惠价格从伊朗或委内瑞拉购买石油;不让印度购买俄罗斯S-400系统等主要武器……这些高压举措加剧了莫迪的挑战。“要知道,眼下印度经济正以5年来最慢的速度增长,失业率处于45年来的最高水平。”
在《印度斯坦时报》看来,特朗普一系列对印打压,成功地将美国塑造成一个“不靠谱”的伙伴,无意中鼓励印度采取措施对冲风险。“特朗普政府的任意性和独断专行,给印度带来不断上升的成本。在外交上,为了建立讨价还价的筹码、阻止变本加厉的恃强凌弱,反击往往是必要的。”
关系“大盘”不破
印度的回怼将对美印关系“大盘”造成何种影响?会不会招致美国报复?
《印度教徒报》援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说法称,目前尚未宣布对印度采取贸易行动,但会继续向印度提出市场准入方面的担忧。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赵干城认为,印度此举是对美国取消普惠制做出的反应。但相比普惠制涉及约56亿美元商品,印度的反制措施仅涵盖2亿多美元商品,数额显然不对等。可见莫迪政府是迫于国内政治压力,而非真刀真枪的报复。对美国来说,2亿多美元的关税负担近乎“无感”,估计不会再予以反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所长胡仕胜认为,美印经贸摩擦不会对两国整体关系造成很大冲击。第一,虽然一年来美国确实对印度打出“关税牌”,但这并非美印双边矛盾所致,而是美国解构现行经贸体制的一部分,对其他美国盟友也“照打不误”。
第二,美国对印度的关照程度超过对它施压的力度,包括将宣布取消普惠制的时间安排在莫迪胜选之后等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美国希望通过军事合作和安全防务上的“悉心关照”,将印度纳入美国的战略体系,鼓励其对冲中国影响力,配合美国搞“大国竞争”。所以它需要利用印度,避免“惩罚过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