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兴产业增速较快
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方面,可以看出11座GDP万亿俱乐部城市增速均不高。以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的增速作指标,高于这一数值的仅有成都、武汉和无锡三地。
成都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已经连续12个月保持在8%以上。此外,从工业体量上看,2018年成都市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5663.8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全部工业增加值总量中仅次于深圳市,这意味着成都对多数沿海城市实现了工业体量的超越。
无锡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1%,列11城的第二位;武汉以5.6%的增速列第三位。北京、天津、苏州的规上工业增速较为落后,分别增长2.9%、2.2%和0.9%。
尽管杭州市三季度的规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4.4%,但该市有意在未来加大在工业方面的投入力度。
杭州在9月份推出了“新制造业计划”,聚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到202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800亿元,年均增速10%;全市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30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40家。每年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100个以上。期望通过5年左右时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0%以上。
就2019年前三季度的情况看,杭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亦可圈可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70亿元,增长7.3%,占规上工业的57.8%,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
外贸增速方面,西部双雄成都、重庆的增速较沿海地区有明显的优势,两地增速分别为18.6%和12.3%。与之相比,受全球经济影响更为严重的沿海城市,如广州、无锡和苏州,其增速仅0.5%、-0.5%和-4.4%。
成都在外贸方面的高增长,得益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商品出口快速增长,涡轮发动机、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板出口额增长31.3%、37.1%、2倍。同时,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增势良好,前三季度的进出口总额增长26%,其规模已连续18个月居全国综合保税区首位。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在年末“GDP万亿俱乐部”成员城市或达到17座的背景下,地方经济发展表现出如下特点。首先,这些城市的经济正在进行不同方式的转型升级,如杭州、重庆等地对于新兴制造业的重视,成都对于消费产业的大力扶持等;其次,面对部分城市的出口、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等问题,通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合作,构建新型产业分工体系;最后,GDP万亿城市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价格、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探索,或将给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带来更多的地方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