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新政出台后,出行只能抢出租了?

[2015-09-15 10:57:17] 来源:环球网 编辑:付平琴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跋山涉水,赶飞机挤大巴,只为一包正宗雪域牦牛肉解馋,如此付出你愿意吗?二啊!不是有电商呢嘛?对不起,由于政策因素,电商已成明日黄花,这样的生活你敢想象吗?那么,让习惯了掏出手机叫部专车说走就走的你,再去搏命挤爆人群抢部出租,结果师傅冷冷地甩一句“西二环啊?不顺路,再等部吧”……画面很美,你还能接受吗?

    据消息称,互联网约租车(俗称专车)监管意见最快将于本月公布,将对参与网约车运营的平台公司、车辆、司机做出新的要求,其中车费必须超过出租车50%以上、车辆需变更为营运车辆属性报废年限为8年,极有可能导致专车退潮,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赞同者认为,监管之后专车将更加规范,安全性有所提升,而出现纠纷时权责也更加明确。反对者则指出:若该新政实施将导致专车司机大量流失,私家车没意愿再加入专车队伍,不会有车主为了挣这点小钱而接受车辆提前报废,特别是中高端车型和白领精英车主,素质高、服务好的专车司机大量减少;而高于出租车50%的车费也会导致部分用户不愿意再选择专车,之前选择主要原因就是便宜。

  目前,以滴滴出行等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交通新业态,通过价格杠杆调节供给,满足公众出行潮汐式变化的需求。在互联网经济趋势下,具备了资源最优利用、信息对称透明、社会效率提升等特征,对传统交通行业运作模式产生变革性改变,在经济、社会价值显著。

  不过,交通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业壁垒,设置了众多准入障碍,限制了新技术、新业态的应用,严重束缚了互联网创新发展。比如滴滴专车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充分保证了安全前提下,整合社会闲置车辆资源来满足民众出行需求的做法,受到了沿袭了几十年的客运准入限制,甚至以计划经济的思维去设定和限制专车的数量,而对于合法性身份的认定也相对滞后,严重束缚了互联网经济新业态的发展。

  对比淘宝发展初期,众多小网商也面临合法与否的争论,假如在行业发展初期就套上一系列限制条件,也就根本不会有今天的淘宝。所以,在行业起飞的时候,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放低门槛,尽量不要前置审批,而进行事中和事后监管。

  此次,传出的新政策将专车作为预约出租车的一种,按照现有的出租车管制模式进行管制,不仅在法律上讲不通,从经济和社会效果上看,也是对创新和市场竞争的扼杀。将一种完全市场竞争的创新模式强行装进一个没有创新和竞争空间的管制框架,则是用传统的出租车监管模式管理“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业态,并不符合当前的“互联网+思维”,带有浓烈的行政干预气息。而李克强总理曾多次强调:能给市场做的要尽量还给市场。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该政策存在较多行政化色彩,没有将市场要素作为互联网约车法治化的基础性条件,反而是在个别规定上强化了行政对市场的干预。从这个角度,忽视了服务型政府简政放权的宗旨,降低了市场应有的位置,对于以市场和用户需求为本源的互联网+产业的伤害是显尔易见的。

  回到最开始的设问,如果关停淘宝,取缔电商,倒退到十年前的购物方式,可能大妈们都不能接受了吧。而对于习惯了任性出行的人们,如果因为一个被喷多于被赞的政策而“一夜回到解放前”,重新忍受出租车的运能低效和司机的爱谁谁,不异于一场出行噩梦!

查看更多:新政   专车   财经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