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科技重启IPO 高估值下的几个悬念,赛道景气度和标的稀缺性足以支撑短期的高估值,而长远的估值悬念终将回归于盈利和市场扩张。
赛道景气度和标的稀缺性足以支撑短期的高估值,而长远的估值悬念终将回归于盈利和市场扩张。
12月20日,商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汤-W,0020.HK)重启IPO,计划12月30日挂牌上市。
商汤此次招股在发行规模、募资金额及定价区间方面均与此前保持一致,共计发售15亿股B类股份,定价区间为每股3.85港元至3.99港元,筹资约60亿港元,估值最高为1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3.73亿元)。
中国诚通旗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徐汇资本、国盛海外香港、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上汽香港、国泰君安证券投资、香港科技园创投基金、希玛、泰州文旅为基石投资者,基石投资规模较早前进一步提升至5.1亿美元。此前的广发基金、Pleiad基金、WT、Focustar Capital及Focustar Fund及Hel Ved没有出现在此次基石投资者名单中。
在12月10日被列入美国财政部的一份投资限制清单后,商汤科技一度暂缓了IPO进程。商汤科技对此发布声明称:“我们对于这一决定与相关指控表示强烈反对。我们认为该决定与相关指控毫无根据,反映了对我公司根本性的误解。科技发展不应该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
据道琼斯风险合规报道,在AI这个未来十年可能对经济和安全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先进技术上,中国已在一些关键领域领先于美国。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mmission)在2021年春发布的一份AI报告中称,中国将在2030年底前超越美国,成为AI行业的全球领导者。哈佛大学的报告还指出,在实际的AI应用上,包括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和金融科技领域,中国目前已明显领先于美国。
商汤科技是全球目前估值最高的AI独角兽;在冲刺IPO前,这家被称为“AI四小龙”之首的公司完成了12轮融资,融资金额共计5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2亿元);最后一轮融资于2021年6月30日完成,投后估值约1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26.9亿元)。
国内AI公司的上市之路一直备受瞩目。“AI四小龙”中的另外三家,依图科技此前于2021年6月终止了科创板上市申请,云从科技则在7月成功过会,旷视科技也在9月完成过会。如今,商汤科技有望率先完成IPO。
《巴伦周刊》12月3日的分析文章指出,目前,人工智能投资的确已来到一个新的时点。原因有三个:第一,世界已充斥着有价值的数据;第二,芯片的进步使得机器有能力搜索信息并获得洞察力;第三,该领域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盈利。瑞银(UBS)称,AI是未来十年的首要投资主题,预计AI业务收入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到2025年达到900亿美元。曾执掌谷歌的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认为,现在是投资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
这意味着,针对全面进入商业化阶段的AI公司,投资逻辑已从“买入想象力”转变为“买入成长的确定性”。好消息是,技术革新仍在进行时,技术创想和应用现实的不断转化,仍有机会继续扩充赛道的想象空间。而挑战在于,在完成IPO之后,以商汤科技为代表的公司,能否在高额研发投入与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展现出与之匹配的切实增长。
《巴伦周刊》中文版认为,商汤科技获得高估值的理由有三个层面:1、计算机视觉之于AI赛道的重要性,以及该业务在港股市场的稀缺性;2、商汤科技在该领域的商业化落地中占据领先身位;3、其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技术有望形成护城河。
而对投资者来说,不确定性则集中于盈利预期、客户增长和监管风险。一方面,招股书显示,商汤科技的经营亏损和净亏损持续扩大,同时其智慧商业和智慧城市的客户增长有放缓趋势,盈利时间仍是未知数;另一方面,越发复杂的监管环境给商汤科技带来的影响尚不明确,投资者还需要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