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的措施,确保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确定能源保供增供举措,提升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稳物价”的背景是海外发达国家通胀高企,国内通胀形势出现一定变化。疫情以来,全球供应链受到反复冲击,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今年俄乌地缘政治危机对原油、农产品和部分金属等大宗商品供给带来进一步冲击。美、英、欧元区等主要发达经济体普遍呈现较为严峻的通胀形势。为抑制通胀,以美联储为代表的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当局态度相继转向紧缩。短促加息抑制需求,给美国经济带来明显不确定性,金融市场出现国债收益率倒挂等“衰退”征兆。疫情爆发以来国内复工较快,贸易顺差快速增长。一方面为刺激政策的相对克制提供了基础,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坚挺降低了输入性通胀的影响。与此同时,国内“猪周期”下行也使得国内通胀形势“一枝独秀”具有较强的内生特征。未来贸易顺差预计逐步回落,人民币汇率也可能逐步调整,加剧输入性通胀压力。猪价对CPI的压制逐步消失,一段时期内国内通胀逐步趋向上行。
“稳物价”近期受到政策表态多次强调,重要性明显上升。当前经济形势面临多重压力,维持物价稳定对于保存财政和货币政策发力空间有重要意义。国常会提出稳定农产品和能源价格两条“稳物价”思路,重点关注“非核心通胀”项目。具体来看,农产品价格方面,国常会提出“深入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确保全年粮食丰收”。能源方面,国常会提出“强化能源保供,未雨绸缪推进条件成熟、发展需要的能源项目开工建设,促进能源结构持续优化”,针对这些要求,国常会提出“今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全年改造(煤电机组)规模超过2.2亿千瓦”两个量化目标,并核准三个核电项目。保供政策下今年动力煤价格保持稳定,前期涨幅较大的焦煤、焦炭价格可能趋向回落。加强煤电机组改造、批准核电项目与当前财政发力、基础设施适当超前建设的政策基调匹配,预计对投资带来一定拉动效应。
投资建议:国常会安排农产品、能源两大领域“稳物价”相关举措,有助于未来国内中上游产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这将减轻对下游行业利润的挤压。此外提到加强煤电机组改造和核准核电项目,对稳增长板块尤其是相关电力设备和核电行业带来一定利好。3月金融委会议明确了市场政策底,伴随疫情逐步得以控制,二季度大概率为年内经济底,随后或出现市场底。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加速下行;政策实施不及预期;疫情反复。
报告正文:
1.国常会主要内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的措施,确保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确定能源保供增供举措,提升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会议指出,稳就业与稳物价同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主要支撑。稳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对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特别是稳定物价、保障民生具有压舱石作用,在当前国际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一些国家高通胀的情况下尤为重要。我国粮食供应和储备充足,今年春播稳步开展,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入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一要层层分解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督促地方种足种满种在适播期、不得撂荒,对未完成任务的严肃追责。各地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作为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组建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农资保供稳价和农产品产销对接等工作。加强夏粮田间管理指导,因墒因苗施肥浇水,有效防范农业灾害。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当前是春播关键期,要引导农民做好整地和播种育苗。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提供代耕代种等服务,帮助小农户和受疫情影响农户把地种下去。
二要切实保障春耕农事活动有序开展。科学做好组织和引导,不误农时保障外出农民回乡务农、农资入店进村、农机通行、农技人员下沉服务。保障农资企业的生产和原料、能源等供应。三要抓好“菜篮子”。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促进蔬菜等农产品顺畅流通。四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尽快把粮食生产扶持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实施新的小麦“一喷三防”补贴政策。五要研究加大农资补贴的举措,及时做好粮食托底收购,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会议指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要立足我国国情,应对外部环境新挑战,抓住重点,强化能源保供,未雨绸缪推进条件成熟、发展需要的能源项目开工建设,促进能源结构持续优化。这也能扩大有效投资和带动就业,既利当前又利长远。
一要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通力合作优化煤炭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等核准审批政策,落实地方稳产保供责任,充分释放先进产能。通过核增产能、扩产、新投产等,今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强储备设施建设。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引导煤价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要推动煤电机组节能减排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全年改造规模超过2.2亿千瓦。改造要选择对应机组正常大修等时间,防止影响电力稳定供应。落实支持煤电机组改造的金融政策。
三要在严格监管、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对经过多年准备和全面评估审查、已纳入国家规划的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三个核电新建机组项目予以核准。
2.“稳物价”的背景
疫情以来,全球供应链受到反复冲击,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今年俄乌地缘政治危机对原油、农产品和部分金属等大宗商品供给带来进一步冲击。与此同时,美国等部分海外发达经济体在疫情期间实施了强烈的财政刺激政策,叠加疫情冲击导致的劳动参与率下降、劳动力市场紧张,美、英、欧元区等主要发达经济体普遍呈现较为严峻的通胀形势。
为抑制通胀,以美联储为代表的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当局态度相继转向紧缩。其中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快速转向最有代表性:2021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缩减购债计划时(Taper)尚且预期在今年年中结束购债,随后12月购债缩减加速,3月购债计划停止后立即开始加息并讨论缩表可能性,截至目前CME利率期货隐含的年内加息幅度预期已经高达250-275bp,即10到11次加息。年内所有议息会议均将加息,其中6月议息会议有超过一半概率加息三次(75bp)。按照当前预期的加息节奏,美联储今年紧缩的速度在其历史上都是较为罕见的。
短促加息抑制需求,给美国经济带来明显不确定性。尽管鲍威尔坚称认为强劲的劳动力市场和低失业率将长期持续,美国经济不会陷入衰退,但金融市场显然对此信心不足——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出现倒挂,表明对长期经济形势的分歧明显。收益率曲线倒挂在历史上往往是美国经济衰退预兆。
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国内经济复工较快,贸易顺差快速增长。一方面为刺激政策的相对克制提供了基础,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坚挺降低了输入性通胀的影响。与此同时,国内“猪周期”下行带来的猪肉价格回落也使得国内通胀形势“一枝独秀”具有较强的内生特征。这一形势目前正在逐步发生变化:美国加息后外需有回落可能,同时近期国内疫情有所反复,贸易顺差预计逐步回落,人民币汇率也可能逐步调整,加剧输入性通胀压力。与此同时,猪价对CPI的压制逐步消失,一段时期内国内通胀逐步趋向上行。
3. 稳物价的两条思路:农产品与能源
“稳物价”近期受到政策表态多次强调,重要性明显上升。4月15日人民银行降准后答记者问提到“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保持物价总体稳定”,4月20日国常会提出“稳就业与稳物价同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主要支撑”。当前经济形势面临多重压力,维持物价稳定对于保存财政和货币政策发力空间有重要意义。
国常会提出稳定农产品和能源价格两条“稳物价”思路,重点关注“非核心通胀”项目。相比货币紧缩,稳定“非核心通胀”这一选择贴近当前不存在劳动力市场紧张,财政赤字也较为温和的国内经济状况。
具体来看,农产品价格方面,国常会提出“深入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确保全年粮食丰收”。一要层层分解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切实保障春耕农事活动有序开展。今年以来,长期较为稳定的农产品价格明显上扬,目前南华农产品价格指数较年初上涨18.90%。部分受到地缘政治局势影响较大的国际农产品品种涨幅更高,CBOT小麦从年初的770美分/蒲式耳上涨到目前的1100美分/蒲式耳附近,涨幅超过40%。无论从粮食安全角度还是从稳定物价角度考虑,确保国内全年粮食丰收都有较强的必要性。
能源方面,国常会提出“强化能源保供,未雨绸缪推进条件成熟、发展需要的能源项目开工建设,促进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其中一要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二要推动煤电机组节能减排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要在严格监管、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针对这些要求,国常会提出“今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全年改造(煤电机组)规模超过2.2亿千瓦”两个量化目标,并核准三个核电项目。保供政策下今年动力煤价格保持稳定,前期因供需错配和物流受阻涨幅较大的焦煤、焦炭价格可能趋向回落。加强煤电机组改造、批准核电项目与当前财政发力、基础设施适当超前建设的政策基调匹配,预计对投资带来一定拉动效应。
4.投资建议
国常会安排农产品、能源两大领域“稳物价”相关举措,有助于未来国内中上游产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这将减轻对下游行业利润的挤压。此外提到加强煤电机组改造和核准核电项目,对稳增长板块尤其是相关电力设备和核电行业带来一定利好。3月金融委会议明确了市场政策底,伴随疫情逐步得以控制,二季度大概率为年内经济底,随后或出现市场底。A股目前仍然处于“磨底”阶段,估值较为合理,配置价值逐渐显现。本轮疫情拐点明确后,市场情绪或逐步改善。
5.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加速下行;
(2)政策实施不及预期;
(3)疫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