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之一,促消费成为全国各地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5月26日,深圳发布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涉及汽车、电子产品、家电、文体旅游、大宗商品等多个消费领域。该措施不仅快速响应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也是今年深圳疫情走向平稳可控之后,推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又一有力举措。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的拉动力。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当前消费恢复较慢,中小微企业和服务业都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如何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是今年以来各地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
近一个月来,已至少有16省近30个地区出台了促进消费的措施,计划投入用于发放消费券、购物补贴等的总金额也超50亿元。总体来看,本轮各地促消费的措施,呈现四大特点:一是,补贴金额大,许多地方都在亿级以上;二是,鼓励汽车、家电、家居等传统消费领域,是本轮促进消费的“重头戏”,尤其是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几乎成了各地措施中的“标配”;三是,许多地方都提出要发展消费新业态、培育新型消费,如北京围绕“培育消费新模式”提出了具体措施,四川也推出培育发展新消费行动方案等;四是,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都在加快搭建民币红包,还对消费券的使用进行了明确的指引,力度和用心不可谓不大。无论是深圳,还是其他省市,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最直接的方式,无疑就是真金白银“发钱”给到每一个消费者,因此当前各类消费券、购物补贴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促进消费的作用。
但是,消费券也好、补贴也罢,只能发挥引导消费的作用,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强弱,根本还在于腰包里人民币的多少。所以,要从根本上促进消费,需要从促进就业和提升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措施、消除消费领域的制度性障碍等方面综合发力,让消费者有钱花、愿花钱、敢花钱,才能真正持续地推动消费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