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以冷战思维对待TPP不靠谱

[2015-10-10 11:17:47] 来源:财若财经 编辑:潘正光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10月5日,12个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成员国部长在美国亚特兰大宣布基本达成协议。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 目前12个TPP成员国人口共占全球的11%,GDP约占全球的40%,贸易总量约占全球的1/3,超越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其全部都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涵盖了发达经济体、中等收入经济体和低收入经济体,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非OECD经济体。

  从短期来看,TPP的成立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一, TPP中的绝大多数成员国对我国的经济依赖,要远比我们对他们的经济依赖高得多,而且这种依赖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呈现着进一步强化态势。

  其二,在我国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中,涵盖了TPP中的七个经济体,即越南(中国与东盟自贸协定)、马来西亚(中国与东盟自贸协定)、新加坡(中国与东盟自贸协定)、新西兰、智利、秘鲁、澳大利亚,在这些自贸协定下,绝大多数商品贸易的进口关税已经很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TPP所形成贸易转移效应。因此,从短期来看,TPP的成立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另一方面看,动态影响巨大。从TPP的历史看,其经历了布什和奥巴马两任总统,其目前的主要内容都秉承了2007年两院和布什总统所达成的协议。这清晰显示出美国在TPP上持之以恒的立场。从目前来看,TPP在成立之初即吸引了日本、澳大利亚等在全球都较为重要的经济体的参与,并令TPP的经济规模超越欧盟而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而几乎在TPP达成协议的第一时间,韩国等就立即公开表示愿意加入,此前中国台湾、哥斯达尼加等经济体也明确表示出了兴趣。

  不仅如此,笔者相信,TPP的达成,必将极大鼓舞美国和欧洲以更大力度推进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谈判进程,而TTIP几乎就是一个 TPP的美国-欧洲版。一旦TTIP达成协议,其必将与TPP一起,构成对WTO的合围之势:WTO升级为TPP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事实上,中国与TPP关系的实质,其实是与美国的关系,与其它任何经济体的关系都不是与美关系的完美替代。

  笔者认为,首先,我们要充分估计挑战。具体来说:

  一是,必须理解现有区域一体化组织无法抵消TPP的冲击。有一些研究者认为,中国可以通过加速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RCEP)和“亚太自由贸易协定”(FTAAP)来抵消TPP对我国的冲击。而笔者认为,这几乎不可能。因为这三个区域自由贸易机制,中国都无法主导和主动推进。最早寄予厚望的“中日韩自贸区”,已经因为日本的拖延而最终缩小为“中韩自贸区”。对于RCEP,中国并非发起国,其议程的设定和推进主动权也不掌握在中国手中。对于FTAAP,属于APEC之下探索中的亚太自贸区,2014年5月APEC才同意成立工作组讨论FTAAP的可能性,中国也不掌握主导权,在美国已经取得TPP成果之后,短期内很难有更大动力推进FTAAP。

  二是,“一带一路”也不是TPP的有效替代。从目前的情况看,“一带一路”虽然也包括了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但目前仍主要是一种融资为基础设施投资的规划,在良好规划和细致运作的前提下,其可以搭载部分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内容,但其毕竟主要还不是一个自由贸易的组织,短期内恐怕仍无法与TPP抗衡。

  三是,中国与TPP关系的实质,其实是与美国的关系,与其它任何经济体的关系都不是与美关系的完美替代。一方面,这是因为美国具有将规则全球化的强力能力。另一方面,美国目前是全球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与其互动所形成的“知识外溢”是“后发优势”所不可或缺的。

  其次,不找理由,踏实应对。TPP虽然说是所谓的“高标准”,但“高标准”并非不可达到,毕竟其中涵盖了发达经济体、中等收入经济体和低收入经济体,文化和意识形态多样。我们担心的挑战,其现有成员也都类似的困难(比如在国有企业上,越南国有企业占产出的40%,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也有相当比例的国有企业),他们能够克服,我们也应该能够克服。

  笔者建议:一、对标TPP,加快在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测试国内经济体的调适能力,为将来更大范围内谈判积累经验;二、借助TPP成员对我国更高的经济依赖,对标TPP签订一对一的“中国+N”版TPP,尽量抵消TPP影响。

        总之,不能以冷战思维对待TPP,正面看待TPP对中国更具积极意义。

查看更多:冷战思维   TPP   不靠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