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内最大的无人零售经营商友宝科技递表港交所,其全国点位分布超过10万个,蚂蚁集团为其第二大股东。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友宝的可识别累计交易用户已经达到3.2亿,累计交易笔数46亿笔。公司在招股书中称,按2021年商品交易总额21亿元计,友宝在无人零售行业的市场份额为7.4%,领先第二名超过一倍。
尽管友宝是行业龙头,但它的日子也并不好过。2019~2021年,友宝的营收分别为27.27亿元、19.02亿元与26.76亿元,友宝称因为点位基本都位于高客流量地带,导致受到疫情影响很大。友宝的主营业务分为智慧零售、供应链运营与数字增值服务三大板块,数字增值服务即广告。而在2020年,友宝的智慧零售业务收入较2019年同期下降了15%,供应链运营收入是2019年的三分之二,数字增值服务收入则直接腰斩。
收入的锐减以及疫情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让2019年就徘徊在盈亏平衡线上的友宝在2020年的经调整净亏损直接变成了8.15亿元,到2021年依然有1.70亿元的亏损。而从财务比率来看,2019~2021年友宝毛利率分别为48.7%、29.4%与41.4%,流动比率分别为2.4倍、1.7倍与1.3倍,速动比率分别为2.1倍、1.4倍与1.0倍,都处于恶化的状态,或许这也是友宝急于上市融资“输血”的原因之一。
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生鲜电商、食品饮料、物流公司纷纷入局无人零售领域的情况下,友宝的先发优势,还能维持多久?2022年2月,丰e足食宣布拿到了由软银领投、多家头部机构跟投的3亿元A轮融资。丰e足食由顺丰孵化,继承了顺丰的物流供应链优势,目前还是自营模式,论起运营效率自然要高于以加盟模式为主的友宝,其官网主页上醒目标注着“企业常驻员工>30人即可申请免费安装”,野心一览无余;饮料界大佬农夫山泉、元气森林也一头扎进了这个赛道,藉由母公司无人不知的品牌与四通八达的渠道快速成长;生鲜电商也看上了“最后一公里”的生鲜市场,每日优鲜收购在楼下,进一步覆盖社区场景,疫情期间家门口的无人零售货架比起外卖订单配送更能让人有安全感。
在招股书里,友宝讲出了什么新故事吗?公司在研发创新一节称,公司开发了“应用于自动售货机的先进技术”,例如“自动售货机付款系统”,以及“智能货柜”,让消费者使用生物核验技术开门,只需要拿起商品离开,将身份验证及付款交给技术,“创造全新无忧消费体验”——但“刷脸开门”并不只是友宝一家的专利,许多厂家生产的售货机都能做到这一点。并且,友宝称公司开发了用于确定最佳点位场地、商品组合及每台机器库存水平、补货路线和时间表的算法模块,利用大量交易数据持续训练算法——2012年即布局无人零售业务,迄今积累的大量交易数据确实是友宝无可比拟的先发优势。
向“无人零售第一股”进发的友宝,还能用什么打动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