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除了买地建房卖楼,房企还能靠什么赚钱?

[2022-06-01 13:01:57] 来源:银柿财经 编辑:佚名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房地产企业期待已久的政策暖风,终于吹来了。4月11日,证监会、国资委和全国工商联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坚持“房住不炒”,依法依规支持

  房地产企业期待已久的政策暖风,终于吹来了。4月11日,证监会、国资委和全国工商联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坚持“房住不炒”,依法依规支持上市房企积极向新发展模式转型,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之后,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作出了注释。

  但经历过上一轮的调整后,业内已经达成共识:“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规模扩张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向新发展模式转型”,不仅是外部环境变化使然,也是房企的内在需要。

  事实上,房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早已不是新鲜话题。早在前几年,就有房企提出,房地产行业正告别“黄金时代”,行业增长触及天花板,多元化发展被提上日程。物管、商业运营、造车、科技、医美、康养……均是房企的涉猎范围。这些“副业”,有些正在蓬勃生长,有些还是前路漫漫。五花八门的“新发展模式”为房企带来了多少利润?房企又为此交了多少“学费”?

  物业服务逐渐独立

  随着越来越多的房企布局存量市场,物业管理服务成为被瞄准的下一赛道。又因轻资产、低负债、稳定现金流、高成长性等优点,物业板块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亦掀起了房企拆分物业管理上市潮。除去已经顺利“上岸”的部分房企,亦有不少头部房企的物业板块正在上市路上,抑或还未启动上市步伐。

  这其中,尤以递交招股书不久的万物云最受瞩目。今年的万科A(000002.SZ)业绩发布会上,郁亮为业绩表现不好向投资者道歉。但同时郁亮也说了,万科的经营服务类业务表现很好,快速发展,营运净收入率势头也很好,逐步形成新的利润蓄水池。次日,脱胎于万科物业板块的万物云正式启动IPO。从在管面积来看,6.604亿平方米的在管建筑面积,使得万物云从一开始就位列上市物企的第一梯队。

  与万科一样,龙湖集团(00960.HK)也选择于今年将物管分拆出来,独立进行IPO。特别的是,分拆出来的龙湖智创生活除了物管板块,还包含了商业运营板块。据龙湖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目前龙湖智创生活人均管理面积超过9300平方米,人均年创收35万元,位居行业前茅。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已然独立行走的上市物企,抑或正在上市的物业板块,其对房企的依赖度正在下降。在地产行业加速调整,行业景气度不高的背景下,物业板块提升独立性,逐渐成为行业内的共识和必经之路。

  商业运营肩挑大梁

  中指院报告指出,作为国内消费和服务升级的重要载体,商业地产在提振消费市场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未来,伴随消费需求升级,商业运营服务市场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商管分拆上市潮有望持续。商业地产业务或将成为部分房企业务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这个未来或已到来。在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新城控股(601155.SH)董事长王晓松就表示,商业板块已成为增长的第二曲线。新城控股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682.32亿元,同比增长15.64%,其中,房地产开发销售实现营业收入1581.18亿元,同比增加14.93%;物业出租及管理实现营业收入79.69亿元,同比增幅为46.62%。

  与新城控股类似,旭辉控股(00884.HK)的年报数据亦彰显了商业板块的重要性。华泰证券研报分析认为,2021年,旭辉控股集团多元化业务趋于成熟,持有物业租金与物管收入分别达10.3亿元、47.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4%、51%。

  “单纯的住宅快周转更适用于房地产增量模式,而在当下的存量发展模式下更需要商业与住宅的‘双轮驱动’。”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院长陈晟对媒体表示,对于房企而言,商业地产应该是企业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建是门好生意

  除了发力商业地产,旭辉控股还于2021年进入代建行业,不过,就目前而言,旭辉代建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旭辉控股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是旭辉建管元年,把代管和代运营融合,将开发能力、运营能力输出,总共取得了280万平方米的合约面积。并表示,这一块也是旭辉未来创新业务中很重要的一块。

  同样想要发力代建业务的还有金科股份(000656.SZ)。在5月6日全年业绩发布会上,金科股份管理层表示,结合现阶段的内外部情况,公司将在代建业务上持续发力。

  在代建这个行业,旭辉控股和金科股份是刚刚入局,绿城中国(03900.HK)则是深耕已久。2020年7月,在代建业务日渐壮大之时,绿城中国表示,为了巩固代建业务龙头地位,同时加快公司轻资产板块的业务模式的创新及规模增长,分拆绿城管理(09979.HK)上市。

  事实证明,代建业务确实撑起了绿城业绩的“半壁江山”。绿城中国财报显示,2021年绿城中国实现收入1002.4亿元,同比增长52.4%;销售金额3509亿元,同比提升21%,业绩目标完成率113%。其中,2021年绿城通过代建取得843亿元的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3%;在权益销售额中,代建业务的比例达到了58%。

  随着越来越多的房企入局代建板块,其未来发展可期。

  跨界的造车与医美

  与分拆物业、商业运营板块独立上市不同,也不同于与房地产有关的代建业务,还有不少房企在造车、医美、科技等赛道发掘新潜力。

  如将地产主业、多元化产业以及“新赛道”视作构成发展的“三驾马车”的雅居乐(03383.HK),其所谓的“新赛道”即指造车。只不过,雅居乐并非直接造车,而是选择投资汽车品牌,且不参与汽车日常的经营和管理,更强调的是股权层面的财务投资。

  也有房企选择自行造车,如中国恒大(03333.HK)与宝能集团。恒驰汽车去年4月在上海车展亮相,原定于今年量产。在房地产主业暴雷后,恒大宣布要在10年内实现由房地产业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转型。

  房企入局汽车的第三种方式来自于万达集团,他们以汽车销售商的身份切入新赛道。2022年年初,第一个万达红旗汽车旗舰店在北京的丰科万达广场正式开业,王健林出席活动并为旗舰店站台。

  同样想剥离房地产主业的还有奥园美谷(000615.SZ)。从去年年中开始,主营业务为化纤和房地产的奥园美谷着力脱手房地产业务,全心全意布局医美领域。无独有偶,作为一家地地道道的房地产企业鲁商发展(600223.SH),也选择追赶医美的风口。鲁能发展的2021年年报显示,鲁商发展逐步向健康产业转型,公司业务结构发生变化,生物医药板块收入、利润占比提高。

  事实上,在愈发艰难的当下,房企们正在“抢滩”的第二增值曲线不止于此。基于实际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当下的发展态势,银柿财经将梳理了一批房企的转型案例。

查看更多:板块   亿元   建业   绿城   业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