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生猪产业转型步入关键期 生猪产业升级

[2022-06-14 08:41:0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编辑:佚名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应对生猪产业存在的问题,要瞄准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产业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大起大落。一方面,要稳定长效性支持政策。给养猪场户明确的政策预期和市场信心,避免“一哄而起

  应对生猪产业存在的问题,要瞄准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产业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大起大落。一方面,要稳定长效性支持政策。给养猪场户明确的政策预期和市场信心,避免“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另一方面,要提高养殖业的集约化程度。针对良种问题,要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提高生产性能。

  眼下,猪肉价格正在触底回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3月下旬至5月下旬,生猪价格从每公斤11.9元涨至15.7元;5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1.1%,环比上涨5.2%。同时,地方也有消息传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发文明确,“十四五”期间,将建设100个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县,全省年出栏生猪6000万头。在生猪供给数量处在合理区间的当下,思考如何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很有意义。

  尽管价格环比有所上涨,但当前生猪供需格局总体稳定,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区间,消费者不用担心供应问题。2021年9月出台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确定调控目标为全国4100万头能繁母猪,绿色合理区间是4100万头的95%至105%。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11个月向正常保有量回调,连续7个月处于绿色合理区间。近期猪肉价格的变化是产能调减后市场的正常反应,使得生猪养殖重回盈亏平衡点,有利于养殖场户摆脱此前的亏损局面。

  生猪产业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当前正逢其时。生猪是重要性仅次于粮食的农产品,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养殖户。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希望猪价稳定,但市场经济就是要靠价格变化来配置资源。此前,生猪产业受到罕见的外部冲击、靠市场力量不能自发恢复至供求平衡状态时,政府有必要加强服务引导。这体现了在面对非洲猪瘟疫情叠加很多地方的不当限养禁养等因素时,多部门打出政策组合拳助力养猪业的必要性。在用地、环保、财政、金融、保险等全方位发力下,生猪产业从产能到价格目前已完全步入正轨。

  猪肉属于鲜活农产品,有生产周期长、保存期短等特性,生产主体又难免信息不对称或反应滞后,因此不能指望价格静如止水。事实上,猪肉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都存在一定的价格波动情况。但是,我国的猪肉价格波动尤其剧烈,幅度在全球也较为少见。原因就在于产业素质还不够高。要更清晰地应对生猪产业存在的问题,不仅要关注一时的价格涨跌,更要瞄准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产业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大起大落。

  分析起来,生猪产业的深层次问题有三个。一是规模化水平低。全国散户数量占养猪主体的99%以上,其出栏的肥猪约占全国的一半,导致供求衔接不够好,一有风吹草动容易“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二是标准化水平低。受制于育种水平、设施水平,在饲料转化率、母猪产仔数等关键生产指标上,与养猪发达国家有10%至30%的差距。三是产业化程度低。养殖、屠宰、加工、运销脱节,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缓慢,缺乏利益共享共生机制,尤其是养殖环节承受了较大的风险。

  要稳定长效性支持政策。当前,养殖成本持续攀升,疫病防控压力仍存。一些养殖场户反映,2019年以来出台的用地、环保等政策有收紧趋势,一些地方在政策上有“急转弯”倾向。作为高度市场化的产业,生猪养殖并非一直高收益,更多是微利和亏损。因此,要稳定长效性支持政策,给养猪场户明确的政策预期和市场信心,避免“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要提高养殖业的集约化程度。针对良种问题,要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提高生产性能。针对饲料转化率不足,要开展玉米豆粕减量替代,促进节本增效。针对机械化率不足,要改善养殖设施,提升智能化水平。近期四川开展优势特色生猪产业开发示范,涉及内江猪、成华猪、雅南猪等。因此,要发力本土生猪品种开发,以特色、风味取胜,寻求差异化。

  放眼长远,保障14亿多人的猪肉需求,并非易事。全球猪肉的可贸易量不足我国正常年份产量的20%,依靠进口无法解决吃肉问题。生猪产业发展的目标是立足国内持续提升行业素质,确保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既让吃肉有保障,又让养猪得实惠。(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查看更多:生猪   猪肉   价格   产业   政策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