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XML:NAMESPACE PREFIX = "W" />
【正文】
一、宏观:“超额储蓄”能否变为“超额消费”。
第一,中国居民部门积攒了多大规模的超额储蓄?居民部门超额储蓄规模或在6万亿左右。从存款结构上看,超额储蓄主要体现为定期存款,同时,存款或主要集中于高收入群体。第二,中国超额储蓄的来源?房企爆雷和理财投资收益下行造成居民部门减少了购房和理财等投资性支出是2022年超额储蓄的主要来源。第三,未来能转化为超额消费的主要是“预防性储蓄”,这部分估算规模在5000-13000亿左右,对应社零1.1—2.9个百分点。至于能多大程度转化为消费,与居民的收入预期和储蓄的分布结构有关。第四,目前国内超额储蓄或主要集中于高收入群体,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端明显承压且缺乏财政转移收入来源,2022年储蓄率不升反降。这会拉低超额储蓄对消费的支持力度。
二、策略:连续3年Q1都有大跌,2023Q1能不能对大家好一些。
历史上,每年Q1的春季躁动都十分让人期待,统计数据来看,春节到两会期间,wind全A指数的上涨概率超过了90%。回到当前,股债收益差处于-1.5X标准差附近,这一位置的有利程度,仅次于2019年年初。同时考虑到目前成长赛道的拥挤度大部分处于2022年4月底的位置,基本面挖坑后、春季复工复产预期驱动的一季度还是值得期待。
三、固收:1月有没有开门红?
考虑到12月央行已有降准,预计1月政策着力点还是在于信贷总量增长。2022年12月末票据利率有所拉升,表明虽然近期各方面都受到疫情影响,但是合理预计1月信贷开门红仍有较高可能性。此外,根据WIND信息,青岛2023年专项债发行已经启动,提前批预计会在2023年1月陆续启动发行,这对于1月社融较为重要。开门红值得期待,宽松的资金利率会维持多久?综合判断,元旦后,随着国内生产生活逐步从疫情中恢复,信贷开门红和专项债提前批陆续启动发行,资金面宽松的情况可能会有所收敛。春节前市场会如何?2023年春节是1月22日,历史上看,一月债市表现相对较好,10年国债多数年份均有下行表现。春节在1月的年份,例如2012年、2014年、2020年也是如此,只有2017年债市出现较大幅度调整。2023年开年,市场需要注意在年初可能重新交易经济复苏节奏的影响。节后交易,建议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四、金工:反弹有望延续!
短期而言,宏观方面,短期进入宏观数据的真空阶段,对风险偏好的压制较小;技术面上,市场成交仍未放大,距离平均交易量仍有较大空间,显示反弹或尚未结束。日历效应上,元旦后一周市场上涨比例较高,以沪深300为例,过去11年8次上涨3次下跌,剔除2016年熔断,平均上涨超过1%,整体而言,市场仍处震荡格局,短期宏观数据真空期,同时市场成交仍未放大,叠加高胜率的日历效应,市场有望延续反弹。我们的行业配置模型继续推荐困境反转型板块。困境方面,处于较为低估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和TMT和医药相关板块,但从反转预期角度看,金融地产和TMT(数字经济)存在改善预期。此外,短期进入年报预告披露期,前期超跌的高景气板块有望迎来阶段反弹,重点关注光伏等新能源板块。因此,金融地产以及数字经济和光伏等值得关注。基金产品可重点关注TMTETF(512220)和科创ETF(58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