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今年像哪年:历年A股行情特征概括比较

[2023-02-15 13:51:00]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 编辑:燕翔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对比历史做归纳分析、第二种是对未来做假设演绎判断。相比而言,历史

  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对比历史做归纳分析、第二种是对未来做假设演绎判断。相比而言,历史比较归纳的范围是一个封闭集合,未来假设演绎是一个漫无边际的无穷集合,因此在个体微观层面大家往往会做市场空间行业增速竞争格局假设,但在整体宏观层面由于影响因素太多,市场很多时候喜欢做历史对比。于是在每年年末年初之时,今年像哪年的问题就一直会有。

  历史会有相似处,但不会简单的重复,回顾过去这么多年A股的历史经验,几乎可以说没有哪两年是一样,哪年跟哪年都不会太像,年年有不同。历史比较的重点是分离出“逻辑共同点”,从这个角度出发,可能与2023年最有相似处的是2019年:一方面,从盈利周期角度看,在经历了2022年和2018年的名义经济快速下行期后,两者都处在一轮盈利下行周期的尾声;另一方面,从货币周期角度看,2022年和2018年都是美国加息全球货币收紧周期,2023年有望迎来边际改善,能否像2019年这样进入降息周期尚不好说,但至少加息结束是可以期待的。

  历史复盘比较是一把双刃剑,做得好能够提炼出共同的规律性指导未来,做得不好就是刻舟求剑,得失之间取决于对“逻辑共同点”和“主要矛盾”的把握。本文总结概括了金融危机以后,从2009年到2022年这十四年每一年A股市场的主要特征,供投资者参考:

  2009年:伴随着四万亿刺激计划和天量信贷,股市行情从2009年初开始爆发,一路走高到7月份,上证综指最高摸到3478点。7月份以后货币政策开始微调,指数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四季度市场行情再次开始但指数没有超过7月份的高点,下半年整体是一个宽幅震荡走势。结构上看,在四万亿投资计划、房地产刺激政策、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下,汽车、有色等板块表现最好。

  2010年:继2009年四万亿和量化宽松之后,监管层开始收紧货币政策,2010年先后六次提准,两次加息,并严控信贷和房地产投机。与此同时,欧债危机的升级也给了全球股市重重一击。从宏观经济看,2010年是经济繁荣的顶点,GDP和M2增速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之后便开始了持续至今的漫长经济下行周期。结构上看亮点较多,既有对中国经济新一轮上行预期下产能扩张、资本支出的顶点的工程机械板块,又有消费电子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的启动,还有“喝酒吃药”行情的开始。

  2011年:治理高通胀成为了当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央行年内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三次加息,对资本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国际环境方面也不甚乐观,主权信用危机不断升级,希腊、意大利、西班牙主权评级接连遭到下调,美国也失去了保持了近百年的AAA评级,引发全球对二次衰退的普遍担忧。市场在一季度“春季躁动”稍作抵抗后,二季度开始后基本是一路下滑,全年上证综指跌幅达22%,各板块基本全部普跌,低估值公司相对略抗跌。

  2012年:年初的“春季躁动”行情结束后,伴随着经济的下行,上证综指进入到了月线7连阴的漫长下跌通道,在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下,放开基建和房地产,三季度后部分经济数据开始好转,指数在年底12月大幅上涨。板块结构看,年底行情中金融地产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全年各种风格特征表现并不明显。如果从上证综指看,指数要到2013年钱荒后才真正见底,但从Wind全A看,2012年底指数已见历史大底,赚钱效应开始明显增强。

  2013年:股市全年跌宕起伏,市场遭遇了乌龙指、钱荒、债市风暴等多起风险事件,上证综指年中再度跌破2000点,全年下跌7%。而与此同时,2013年确是创业板独舞辉煌的一年,创业板指数年内狂飙84%,主板和创业板冰火两重天。2013年开始结束了此前几年的“喝酒吃药”行情,完成了从消费蓝筹向科技中小创的行情特征切换。

  2014年:上半年股市表现平平,直至年中仍然在2000点上下徘徊,7月份开始,A股市场开始迎来了久违的大牛市,11月央行宣布降息后,市场沸腾了。股市摆脱了连续几年的低迷局面,上证综指全年涨幅高达53%。2014年是一个穿插年,在“一带一路”和年底降息的影响下,总体是蓝筹股表现更好,这种行情穿插在了2013和2015两波中小创行情之中。

  2015年:上半年股市延续2014年的牛市行情,市场普遍对股票市场有较高期待。在杠杆资金的推动下很快站上5000点高位,然而随之而来的清理场内外配资让指数迅速下探,股市经历了从“快牛”到“异常波动”的泡沫磨灭。2015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票行情”,在大量并购转型中,行业涨幅前三的是计算机、 轻工、纺织服装,行业特征并不突出。

  2016年:万宝之争、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黑天鹅事件不断,虽然全年指数有明显跌幅,但主要下跌在“两次熔断”期间完成,之后在供给侧改革下,经济名义增速回升,市场指数便缓慢上行。结构上看,上半年中小板走势偏强,主板偏弱,到下半年行情反转,大盘权重股发力上行。2016年是市场从小市值风格向大市值风格的转换年。

  2017年:强监管成为了市场的主要旋律,防范金融风险被提到了战略高度,再融资新规、减持新规等相继发布,2017年A股正式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迈出了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指数层面全年涨幅一般,行情结构分化较大,A股的“漂亮50”持续受到追捧,创业板受到冷落,大市值、低估值、高ROE公司显著跑赢大盘。

  2018年:在贸易战和去杠杆的双重利空影响下,国内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大幅下滑、低评级公司信用利差大幅飙升,海外贸易摩擦新闻层出不穷。在年初经济新周期复苏冲高被证伪后,市场持续下滑,全年指数大幅下行,上证综指跌幅高达25%,这一跌幅是2000年以来仅次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结构上看基本呈现出非常强的普跌现象,去杠杆背景下负债率低、现金流好的公司相对抗跌。

  2019年:贸易战依然成为了影响市场节奏的主要因素,不过虽然贸易战的扰动影响很大,但市场在国内政策宽松、国际流动性极其充裕的背景下,外资大幅流入,指数有较大涨幅,板块上上半年消费股显著占优、下半年科技股异军突起,年底最后时刻周期股也出现了一波上涨。全年看消费和科技表现最好,市值、估值等风格特征表现均不明显。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全球各国的经济政策,3月份以后在全球普遍流动性宽松背景下,市场行情持续上升。6月份以后,国内货币政策开始有所微调,更加强调防范金融风险,A股市场指数总体从7月中旬开始进入宽幅震荡期间,持续时间将近半年。结构上看,3月份到7月份的行情总体上属于“生拔估值”,因为疫情的冲击,盈利相对稳定行业赛道比较长的品种受到了市场追捧。8月份以后,经济开始复苏,市场转向盈利向上弹性更强的板块。

  2021年:全球经济从复苏走向过热,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飙升,美国欧洲等地区通货膨胀持续快速上行。下半年开始,本轮全球经济上行周期趋向尾声,滞胀问题显现。国内经济环境再提稳增长,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重压力”。在大宗商品价格和PPI同比大幅上行中,国内货币政策稳健偏宽松,无风险利率不升反降。全年A股主要指数温和上涨,行情结构性分化突出,新能源与资源品板块涨势凌厉,小市值风格明显占优,过去五年的核心资产龙头白马风格阶段性告一段落。

  2022年:全球经济滞胀问题凸显,2月份俄乌冲突爆发进一步推升大宗商品价格,原油价格距离2008年历史最高位置仅一步之遥。美国通货膨胀创40年以来最高水平,3月份后美联储开始加息,且加息频率和幅度持续超市场预期,最终全年加息425BP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巨震。与此同时,春节后开始国内疫情不断零星反复。多重因素影响下,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股市2022年均表现不佳,主要股指皆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等。

  今年像哪年:历年A股行情特征概括比较

查看更多:指数   市场   行情   周期   是一个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