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如何看美国银行危机全球影响 美国银行的危机处理模式

[2023-05-04 09:10:23] 来源:财联社 编辑:佚名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3月以来,美国银行业危机持续发酵,五一假期间,相关风险事件仍在演绎。最新消息显示,美国第一共和银行被

  3月以来,美国银行业危机持续发酵,五一假期间,相关风险事件仍在演绎。最新消息显示,美国第一共和银行被摩根大通收购,至此,第一共和银行收购案宣告尘埃落定。

  尽管如此,市场观点仍普遍担心,美国银行危机仍未消除,相关风险因素会阶段性扰动5月A股的市场风险偏好。那么,当前美国银行业风险进展到哪一步?美国地区银行股集体重挫后,避险情绪是否进一步传导至A股?又有哪些因素能够支撑A股市场节后走出独立行情?

  从多方观点来看,当前美国银行业短期内最危险阶段正在过去,但不排除仍会伴有风险释放和市场振动。整体来看,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倒闭事件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总体有限,其背后逻辑在于,当前,国内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货币金融条件适宜,稳增长稳就业稳外贸等政策延续且持续优化,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均对国内股市稳中向好形成较强支撑。

  关注一:如何看待美银行风波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5月1日,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宣布,美国第一共和银行被售予摩根大通。至此,该行也成为继硅谷银行、签名银行之后,两个月来被关闭、接管的第三家美国区域性银行。

  这一事件和硅谷银行事件有何关联?如何看待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中证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宏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第一共和银行风险事件是美国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被关闭事件的延续和最新发展,和硅谷银行事件有一定相似性。

  作为美国第14大银行,第一共和银行主要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存贷款服务,2022年末的总资产为2133亿美元(78%为贷款),总负债1959亿美元(90%为存款)。与之相比,2022年末硅谷银行的资产规模和第一共和银行相差无几,但其债券资产占比为57%、贷款占比35%,其持有至到期证券资产账面亏损达150亿美元(第一共和银行为48亿美元)。

  潘宏胜认为,第一共和银行的资产结构和质量其实略好于硅谷银行,但两者的存款客户结构相似且很不稳定。两家银行均主要服务高净值人群,存款客户和金额的集中度较高,第一共和银行约68%的存款超过25万美元存款保险上限,硅谷银行则高达94%。

  此外,潘宏胜也注意到,3月份硅谷银行被关闭以来,美国地区中小银行存款客户的信心并未得到明显增强,大量存款向大型商业银行和货币市场基金“搬家”的现象有增无减。4月24日盘后第一共和银行披露2023年一季度经营数据,成为压倒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以史为鉴,潘宏胜关注到,美国最近一次出现银行集中倒闭和被救助的情况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他认为,对比之下,这一次有所不同,一是出险银行家数不算多,但带来的市场振动较大。二是发生在持续高通胀和美联储快节奏加息的环境下,美国地区中小银行普遍面临困境,即利率快速上升时,中小银行存款流失严重,融资成本显著增加,而债券等资产价值明显缩水,流动性冲击与资产负债恶化的信用风险相迭加。

  关注二:美国银行业危机是否就此画上句点?

  美国第一共和银行被接管和收购后,摩根大通CEO戴蒙表示当前美国的银行业危机接近尾声。如此来看,这场始于硅谷银行,席卷美国银行业的危机是否就此画上句点?

  从近期美国地区中小银行的股价表现看,潘宏胜认为,这一群体的风险恐怕尚未达到止损点,仍会有风险释放和市场振动。“如果未来再有几家地区中小银行倒闭,恐怕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潘宏胜给出了预判。

  “风波暂歇,监管收紧是趋势”,这是长江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给出的判断。危机发生后,美国监管机构紧急下场稳定市场信心,近期美联储流动性工具使用量持续回落、存款流失现象已经改善,意味着美国银行业风波暂时告一段落。展望未来,监管重新收紧或是大势所趋,或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后续危机的发酵,但经济衰退的风险可能会更早到来。

  开源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的观点是,银行业流动性冲击风险逐渐缓和。一是,中小银行存款快速外流“暂告段落”。从美国中小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端来看,3月22日后存款流出趋势已经基本停止,大型银行的存款金额已经开始重新下行。从货币基金的资产规模来看,中小银行存款流出的速度亦在放缓。美联储的贴现窗口使用量和BTFP用量在3月底亦开始回落。

  二是,尽管流动性环境有所改善,但美国银行业压力仍存。从流动性指标价的角度来看,整体的流动性紧张局面并未出现,但部分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指标仍然较风险事情发生前要高。从FRA-OIS利差来看,当前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压力似乎仍存。

  银行危机之外,潘宏胜也提醒,美国宏观环境有三大变数值得关注:一是美联储加息,5月4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5%~5.25%,自2022年3月以来连续第十次加息,FOMC的声明删除了此前暗示未来还会加息的措辞,表示货币政策更紧缩的程度程度取决于经济状况;二是美国银行监管和存款保险政策调整;三是美债违约风险,这对市场流动性和全球投资者避的险情绪可能带来较大扰动。

  关注三:对我国资本市场带来多大影响?

  美国银行业的动荡在二级市场上也有显著反映,当地时间5月2日美股全线收跌,三大股指跌超1%,多只银行股触及熔断。其中,美国银行、富国银行跌逾3%,高盛、花旗跌逾2%,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跌逾1%。

  对此,潘宏胜的分析是,前期市场对第一共和银行事件已有比较充分的预期,投资者情绪受到的扰动和市场波动明显弱于硅谷银行。从国内股市看,年初以来A股市场表现相对独立,体现了较强的韧性,3月中旬受到硅谷银行等风险事件的直接扰动并不是很大。前四个月,北向资金净流入1814.35亿元,表明海外投资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和人民币资产的投资价值。

  潘宏胜同时提到,上述事件对我国资本市场总体影响有限,还得益于当前积极向好的宏观政策面。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这些表述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当前,国内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货币金融条件适宜,稳增长稳就业稳外贸等政策延续且持续优化,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对国内股市稳中向好形成较强支撑,是A股市场表现的主导性因素。”潘宏胜表示。

  进一步来看,A股后市怎么走?随着2022年报季落下帷幕,资本市场迎来五一小长假后首个交易日,多家券商分析师相继发表对后市的策略观点。

  中信证券表示,预计5月A股仍处于今年第二个关键做多窗口中,并将步入业绩驱动的行情阶段,投资者心态由短暂失衡趋向平稳。配置上,建议紧扣业绩主线,重点布局医药、数字经济和“一带一路”板块中有业绩亮点的品种,以及其他板块中一季度业绩明显改善,且在二季度有望持续的细分行业。

  中金策略团队表示,节后A股有望相比全球市场显现相对韧性。主要基于三大因素,一是经济复苏势头尚不稳固,政策有望延续稳中求进基调。二是上市公司业绩低迷期已过。三是海外风险需要密切关注,如若应对得当,对A股影响可能有限。

  招商证券的策略观点是,展望5月,A股有望重回上行周期,盛夏攻势开启,市场将会围绕二三季度景气改善斜率最大和产业趋势最明确的方向开启进攻。当前经济温和复苏的态势没有发生变化,消费仍是经济回升的主力,制造业是投资维稳的核心,出口面临下行压力。

  西部证券策略团队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红五月”的市场预判。西部证券认为,随着A股一季报公布,整体盈利如期回落,而这一影响在4月下旬的市场中已经有较为充分定价。随着五一出行数据的逐步修复,加上政治局会议对经济仍然保持中性定调,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修复,推动盈利预期的持续改善,依然是后续市场向上的核心动力。

查看更多:银行   美国   硅谷   共和   银行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