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排行榜 > 正文

海昏侯墓的日与夜:考古队驻扎五年 或将守候一生

[2015-12-16 14:54:13]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三点水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五年以后,面对各路媒体的长枪短炮,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一次次地说起2011年初春的那个傍晚。

海昏侯莫,考古队,驻扎,守候,

  35岁的管理是文保组的负责人,她博士后出站就加入了海昏侯的考古团队。期间因为怀孕离开了工地,生完小孩没过多久就返回了考古队。被问到几年来最印象深刻的发掘过程时,她说是2015年1月海昏侯墓西北角发掘的时候。西北角有大量的漆器残片,在黏土里面堆了整整16层,南昌的土质胶黏性大,漆器和泥巴完全镶嵌在一起,只能一层层从黏土里提取出来。由于没有操作面,提取的人只能趴在跳板上进行操作,要趴在一个跳板上弄一整天。南昌的冬天阴冷极了,工地里也不可能有任何取暖设备,趴了一会儿就全身冰凉了。“后来我们想吃多点估计能暖和点,可吃多了在那趴着要不了多久就想吐,负责提取的小伙子说他趴在那好几次都差点吐出来。”

  文物提取

  海昏侯墓出土了10余吨、近200万枚五铢钱,而负责这些铜钱清点工作的,是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知名秦汉考古学家信立祥的学生李小斌博士。从每天早上8点上工到下午五点下工,他日复一日地数了整整半年,才将这批铜钱清点完毕。“同事们都说很羡慕我,提前过上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生活,”李小斌自嘲地说。

  吴振华是个90后小伙子,原本属于文保组的他因为身强力壮也经常被发掘组抓去干活,在电视台的现场直播中经常能看到他提取和搬运文物的身影。“人家可是真正的富二代,可他就是不想靠他爸,自己喜欢考古,毕业了以后就来我们这干活了。谁说九零后吃不了苦,我们这的脏活累活很多都是他干的,你别看他现在这灰头土脸的,放假的时候他回去收拾一下再回来,帅的不要不要的。”说起自己手下的“爱将”,管理颇有几分自豪。

  “数钱数到手抽筋” 

  海昏侯墓离南昌市区有一个半小时车程,考古队的工作时间从每天早上八点到下午五六点,这使得考古队成员不得不以工地为家。而日复一日面朝黏土背朝天的生活,更是无形中将他们和外界隔离开来,包括家庭与爱情。

  领队杨军作为整个团队的总指挥,从2011年4月考古队成立开始勘探,五年来除了过年的几天以外,他几乎都在现场“督军”。每天上工前,他都要召集各组负责人,安排好一整天的工作进度;而下工后,他还要撰写一天的工作报告和总结,就这样,他常常是那个起得比谁都早,睡得比谁都晚的人。“每天下班后整理完一天的工作总结,经常就八九点了,要是回去一趟就得快十一二点。第二天早上七点多又得来这边,想想也就懒得回去了。”虽然家就在南昌市区,但杨军已经有一个月没回过家。

  “往年也经常在外面,两三个月的那种项目,出短差,中间还能回来几趟,而且一个项目完了总能在家休息一阵。现在碰上海昏侯这样的大墓,真是没办法了,这五年在家里的日子,真是扳指头都能算清楚。”

查看更多:海昏侯莫   考古队   驻扎   守候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