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排行榜 > 正文

传名校收富商捐赠为其开课 网友:不能忍

[2015-09-17 11:19:23] 来源:网易 编辑:潘正光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近日,一篇名为《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的节操值多少钱》的文章刷爆了各大社交媒体、网络社区。文章作者是虎嗅网、知乎专栏作者伯通,于9月14日发布在虎嗅网、知乎,直指国内四大名校因接受美籍印尼华裔富商廖凯原(Leo KoGuan)捐赠,或聘任其位教授,或为其开设课程、举办讲座,或设立中心,而廖凯原只是民科水平,其研究更是不着边的玄幻文学,纯属中国特色的神话。

  网友:冠名可理解,开课不能忍

  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欧美,富人回馈社会,进行慈善和公益捐赞是一种传统。廖凯原接受的是美国教育,也是非常热衷于慈善活动。他的出身兼容了美国、印尼和中国三国的元素,却独独对中国内地的教育事业情有独钟。

  非完全统计,从2005年捐给北京大学5320万元人民币建设了政府管理学院新大楼(廖凯原楼)后,到目前为止,他为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捐款总额不下6亿元人民币。

  如同邵逸夫一样,这些捐款、赞助换来的就是冠名权。虽然廖凯原接受的是美国教育,但是他却没有继承美国富人、校友对高校的赞助模式:赞助人很多时候是匿名赞助,即使冠名,一般也是冠以学者或已故亲人的名字,鲜有冠以本人名字的情况。并且廖凯原的冠名不仅限于冠名大楼,还包括了学院,冠名上海交大法学院曾经轰动一时。

  而和邵逸夫不一样的是,廖凯原赞助的回报还不限于冠名一项。

  事实上,赞助后而冠名在国内已经是一种通行做法,且不论如何冠名,这一问题也得到了网友们的理解。但让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是,北大和清华竟然为一位学术能力存疑的商人开课讲学。知乎网友林华就说,“大学出售冠名权是可以理解的,无法接受的是为明显是胡诌的理论站台。”

  根据清华大学法学院官网显示,2011年6月23日,清华大学法学发布了客座教授廖凯原《中国法律思想史专题:在法治和天命的框架下》选课通知。该课程为选修课,对象为本科生,1学分,一共授课8次,每节课1个小时35分钟。因为课程并没有纳入到学校选课系统中去,故是以通知形式下发,而选课方式也是通过邮件回复。澎湃新闻记者电话联系到清华大学法学院教务处,工作人员称刚刚入职一年,并不清楚相关事宜。

  随后,2012年春季学期,北京大学也开设了同样的课程,同样没有进入学生选课系统而以通知形式下发,但在目前仍可在选课系统中能够看到课程介绍。与清华不同之处在于,北大的这门课为2学分,并且除本科生课程外,还有硕博课程。一位在读的大四北大法学院学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2012年秋季学期以后就再没有过这个课。

  而在人人网上,资料显示为北大法学院2011级法学院学生的张康乐一篇《北京大学廖凯原教授选课通知》日志(2012年8月25日)中,称“首先要说我选了觉得真心收获很大,算是在P大上了五年课收获最大的课程之一(收获最大的课程=有收获的课程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门课在北大授课一个学期后,至少是有希望再继续开一个学期,至于开没开成,暂时并不清楚。不过现在在北京大学主页上,我们仍可以看到这门课的课程名称。

  北大法学院行政秘书黄晨对于澎湃新闻记者北大法学院是否曾开设该课程的问题,表示“好像有”,但具体情况需要向教务方面了解。记者几次拨通北大法学院教务处的电话,处在无人接听状态。

查看更多:   国内     名校     富商   捐赠   或为     开课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