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时事新闻 > 正文

不同朝代不一样的新娘嫁妆和风俗

[2015-11-12 16:04:36] 来源:AK军事网 编辑:海章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金秋是结婚佳季,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相连,更有不少新人“扎堆儿”举办婚礼。新郎新娘结婚,嫁妆往往必不可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嫁妆大多是一对枕套或两床被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48条腿”、“三转一响”;如今的嫁妆则是五花八门:从房子、车子到家电几乎无所不包……嫁妆始于何时?中国古代有嫁妆吗?

  三国曹魏皇室嫁女“绢百九十匹”

  宋代文豪苏东坡借200贯为外甥女作嫁妆

  至于皇家女儿的嫁妆,同样不会少。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为什么?除了有权势地位外,其嫁妆之丰更令人刮目。

  据《晋书·礼志下》记载,三国曹魏皇室嫁公主,“用绢百九十匹”,晋司马皇室则依旧例定陪三百匹绢。就此,晋武帝司马炎时于太康八年(公元287年)下诏,“公主嫁由夫氏,不宜皆为备物,赐钱使足而已。”可能嫁妆全是物品不太灵活,司马炎干脆改变旧例,决定以后公主出嫁不必准备物品,给她准备足够的钱就行了。于是,嫁妆,成了“嫁资”。

  与皇家相比,古代民间男女婚娶更看重钱财,并形成了一种“财婚”现象。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嫁娶虽重钱财,毕竟还会考虑对方的门第,到了五代及两宋时期,则完全以财礼的多少来考虑婚事。司马光《书仪·婚仪》中称,“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先问聘礼之多少。”有时两家还会把聘礼、嫁妆的数量、品类写进“婚姻合同”(婚契)里,以防止蒙骗。

查看更多:朝代   新娘   嫁妆   风俗

为您推荐